- 在《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指導下,2009年我國消費電子和家用電器行業克服種種困難,在“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方面成績顯著。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國家出臺了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出口退稅等一系列政策,全行業經濟景氣指數呈現逐月遞增的勢頭。平板顯示產業鏈日臻完善、家用電器產業向節能高端轉型、數字電視和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建設帶動了終端產業的大發展,這些都為明年全行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
行業整體轉暖 拉動內
- 關鍵字:
電子信息 消費電子 液晶電視
- 12月11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隨著消費性電子商品出貨熱潮漸退,鴻海精密11月營收出現季節性衰退,10日晚間公告11月營收為新臺幣1473.92億元,較10月的1,621.33億元衰退9.09%。
- 關鍵字:
鴻海 消費電子
- 互聯網電視的快速發展帶動了芯片產業的升溫,諸如英特爾、索尼等都參與研發下一代芯片之中。同時,目前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正在牽頭制定自主標準,有望進一步規范互聯網電視市場。
互聯網電視標準正在制定
彩電技術是消費電子市場升級最快的門類之一,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也經歷了多次技術升級。隨著電視技術進一步發展,既可以隨意收看電視節目,又可以完成上網功能的互聯網電視成為市場新熱點。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認為,互聯網電視是對彩電應用突破性的創新,以往彩電只是被動接受,互聯網電視通過網絡技術和高速互聯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芯片 互聯網電視
- 據臺灣媒體報道,友達光電董事長李焜耀表示,鑒于產業結盟鞏固體系風氣日盛,自2006年并購廣輝電子至今,公司現考慮再度進行收購計劃擴大發展。
李焜耀于新竹接受採訪時稱:“我們必須自行成長,或者選擇并購外部企業。現在是各公司實行合并聯盟的時機,務求壯大體系搏取競爭力。”
他表示,雖然仍未有具體協定交易,擔任企業併購財務顧問的投資銀行,已為公司建議收購方向。
上個月據傳友達光電有意併購中華映管,對抗群創光電和奇美電子合并后,可能成為臺灣產業龍頭的威脅性。華映上月股價
- 關鍵字:
友達 消費電子
- 半導體的耀眼光芒正在消逝。
近日,普華永道中國2009半導體行業最新報告顯示,長遠看來,中國半導體消費市場已駛離高速發展的快車道,未來該行業的增長率將更接近全球平均水平。
對技術尚不過關、規模更無法與國外半導體公司相提并論的中國本土半導體企業來說,這一變化意味著什么?
“近幾年以來,中國半導體消費市場增長速度正在逐年放慢。”賽迪顧問半導體產業研究中心咨詢師楊斌的感覺與普華永道的研究結果類似。
最主要的原因或許在于產能轉移趨緩。楊斌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
- 關鍵字:
半導體 消費電子
- 隨著美國年終假期促銷活動告一段落,終端及供應鏈廠商陸續傳出銷售佳績,加上因應2010年亞太地區中國農歷春節旺季,近期封測廠亦已感受到訂單重新涌入,不僅12月拉貨力道比預期還要好,同時2010年第1季客戶預估訂單亦比原先增加,顯示封測業在2010年首季可望打破淡季效應,目前初估季減率將再度縮小至5%以內。
封測業者表示,北美黑色星期五年終假期促銷活動落幕,終端廠商陸續傳出銷售佳績,根據美國全國零售聯盟 (NRF)初步統計,零售商銷售數字較2008年同期稍高,較原本估計美國年終假期銷售額可能較200
- 關鍵字:
封測 消費電子
- 消費電子及相關產業主要包括終端、內容和渠道三大產業。終端主要包括家用影音設備、PC多媒體、通訊、便攜影音、汽車電子等消費電子產品;內容包括資訊、娛樂和廣告;渠道是指通訊傳播網絡,包括廣電網、電信網和互聯網。
06年以前,電子信息制造業保持了遠快于GDP的增長速度,體現了中國制造業在信息時代的崛起。但是隨著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的世界地位確立,產業鏈上端尤其是內容和技術發展卻相對滯后,同時由于收入分配結構并未向個人傾斜,導致我國文娛及相關消費增長緩滯。在解決經濟結構失衡的大背景下,消費電子及相關產業將
- 關鍵字:
電子信息 消費電子
- 據國外媒體報道,富士康即將在中國開設最多1萬家消費電子零售店。到目前為止,富士康旗下還沒有知名的零售品牌。
業內人士猜測,富士康零售店銷售的產品將包括富士康為全球著名品牌代工的部分產品,包括iPhone、iPod、iMac、索尼PS、索尼Vaio筆記本、亞馬遜Kindle閱讀器、諾基亞手機和任天堂Wii。
不過有獨立消息人士表示,富士康將憑借中國的零售業務來促進代工業務的發展。惠普、戴爾等公司將可以把更多的業務轉移至富士康,并通過富士康在中國的零售商店銷售電子產品。
官方媒體的數據顯
- 關鍵字:
富士康 消費電子
- 北京時間11月24日早間消息,據國外媒體今日報道,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表示,今年全球芯片業營收將下跌12%,遠低于之前預期的20%。
iSuppli高級副總裁德爾·福特(Dale Ford)說,第二季度芯片銷售復蘇“意味著2009年的情況將好于預期”。今年芯片業境況好于預期的原因是內存芯片以及消費電子和無線產品用芯片的強勁表現。
iSuppli預計,在全球十大芯片廠商中,今年只有三星芯片業務營收將出現增長。預計今年三星芯片業務營收將增長1.4%;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內存芯片 無線
- 富士通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今日宣布推出新型快速響應雙通道DC/DC轉換器(*1)芯片。該芯片可用于液晶電視和數字硬盤錄像機等數字消費類產品。這款新型的DC/DC轉換器芯片 MB39A145使用了富士通獨特的“最小值檢測比較法”技術,并利用了能隨電流變化而改變電壓的新型電路,使輸出電壓更穩定、波動更小。穩定性的提高進而減少了電容等外部器件的數量,節省了占板空間。這款芯片還具有脈沖調頻(PFM)(*2),它在低電壓范圍下非常高效,使器件在待機模式下功耗更低。新型轉換器芯片MB39
- 關鍵字:
富士通 轉換器 消費電子 DC/DC
- 據路透社報道,日本索尼會長兼執行長(CEO)斯特林格在周日刊出的專訪中表示,并未看到消費電子市場出現反彈跡象.
他告訴意大利主要財經報紙Il Sole 24 Ore,很難說世界經濟是否已恢復穩健成長.
他稱,"在我看來,索尼及其消費電子產品目前的情形并沒有太多好轉.沒有出現很多人希望的那種轉折點.我們還在等待尚未出現的跡象."
他稱,在舉足輕重的美國市場,索尼正在等待圣誕節銷售情況.索尼將使用比11月末感恩節假期打折策略更佳的促銷手段.
日本的情況差不多,只
- 關鍵字:
索尼 消費電子
- 新聞事件:
歐勝微電子在橫濱開設了新的半導體開發中心
事件影響:
有助于確保公司在日本消費電子市場中的持續增長
與日本現有的銷售部門形成互補
歐勝微電子日前在橫濱開設了新的半導體開發中心。該開發中心的員工團隊由經驗豐富的混合信號工程師組成,他們深受仰慕的專業技術將擴大和增強歐勝的產品組合,有助于確保公司在日本這個世界最先進的消費電子市場之一中的持續增長。
“新的開發中心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來確保我們在日本作為,并且保證了我們與
- 關鍵字:
歐勝 消費電子
- 根據彭博(Bloomberg)報導,美商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計劃裁撤1,500名員工,約占其總員工數12%,預計裁員計劃將在未來18個月內完成。
應用材料稍早也公布2009會計年度第4季財報,營收降為15.3億美元,2008年同期為20.4億美元;凈利則為1.38億美元,2008年同期為2.31億美元。相較于前3季凈損的表現,第4季由虧轉盈。
應用材料預期2010會計年度第1季訂單數將上升,CFO George Davis表示,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已超乎預期,應用材
- 關鍵字:
應用材料 消費電子
- 據國外媒體報道,市場研究公司Semico Research發表報告稱,半導體業正開始復蘇,五大高成長性消費電子領域將助推這種復蘇。
Semico總裁吉姆-費德漢(Jim Feldhan)指出,消費者的消費模式正發生變化,越來越重視高價值及改變他們生活方式的產品,如上網本、便攜式導航設備、數字電視、DVD錄像機以及視頻游戲機,這些產品的高成長性將加速半導體業復蘇的步伐。
Semico在報告中指出,預計上網本市場將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從2007年幾乎沒有實際增長,到今年上網本發貨量估計達200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半導體 上網本
- 隨著城市信息化和行業信息化的持續深入,嵌入式技術已成為信息產業中發展最快、應用最廣的計算機技術之一,并被廣泛應用于網絡通信、消費電子、醫療電子、工業控制和交通系統等領域。2008年中國嵌入式軟件市場規模達到2496.2億元,到2011年,其規模有望達到4650億元。“十一五”期間,嵌入式軟件與系統的科技創新已成為國家重大專項“核高基”的內容之一,這將進一步推進嵌入式基礎軟件在智能手機、數字電視、汽車電子領域實現重大產業化應用。同樣嵌入式軟件與系統作為戰略
- 關鍵字:
嵌入式技術 網絡通信 消費電子 醫療電子 工業控制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電路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相關帖子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資料下載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專欄文章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