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未來芯片技術高精尖創新中心錢鶴、吳華強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在《自然》在線發表了題為“Fully hardware-implemented memristor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的研究論文,報道了基于憶阻器陣列芯片卷積網絡的完整硬件實現。該成果所研發的基于多個憶阻器陣列的存算一體系統,在處理卷積神經網絡(CNN)時的能效比圖形處理器芯片(GPU)高兩個數量級,大幅提升了計算設備的算力,成功實現了以更小的功耗和更低的硬件成本完成復雜的計算。
- 關鍵字:
清華 《自然》 人工智能
- 從AlphaGo戰勝人類頂級圍棋選手,到人工智能系統以90%準確率診斷兒科疾病,近年來,人工智能的突破大多從智能的某個領域接近或超過人類智能,距離達到人類水平的人工通用智能(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關鍵字:
《自然》 腦芯片 人工智能
- 近日,據科技日報報道,英國《自然》雜志官網宣布,其子刊《機器智能》(《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正式上線。早在2017年,《自然》雜志就已經宣布將于2019年推出全新在線期刊《機器智能》。 《自然》增設《機器智能》子刊并非一帆風順。眾多學者與工業界人士表示他們將不會向《機器智能》提交論文、提供評審或編輯服務。這主要是由于這份刊物的文章發表形式仍然遵從傳統學術期刊的封閉、文章作者付費提交審核的模式。很多人認為在如此重要的期刊上施行不符合機器學習領域內普遍存在的開
- 關鍵字:
自然 機器智能
- 中國學者韓春雨團隊的諾獎級實驗,近日引起一些人質疑。質疑者認為這種新的基因編輯技術不能重復試驗,為此圍攻韓春雨為“造假者”,但擁擠韓春雨的也大有人在。針對這些激烈討論,記者展開調查。
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作為通訊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雜志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成果。他的團隊發明了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技術——NgAgo-gDNA,向已有的最時興技術CRISPR-Ca
- 關鍵字:
韓春雨 自然
- 過去幾年,各大公司都做出了相當大的努力,目標是讓一些持續供電和無電池型系統能夠利用自然能工作。開發這種系統所需的關鍵集成電路 (IC) 是超低功耗微處理器、無線電器件和電源管理 IC。盡管我們在低功耗微處理器和
- 關鍵字:
能源 電源 管理 能量 采集 環境 自然 半導體 德州儀器
- 摘要:串聯逆變器工作在諧振狀態時,極易實現開關元件的自然關斷,不僅可以省去開關元件關斷驅動電路,簡化逆變器設計,同時開關元件的開關損耗也達到最小。為了確保半橋串聯逆變器工作在諧振狀態,使其開關元件工作
- 關鍵字:
方法 判斷 檢測 斷點 自然
- 設計表達在信息時代已是多元化的展示形式,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使設計思路和設計表達如虎添翼。讓人多了一種直觀的、親切的及交互的感受,這樣開發設計的產品與傳統相比,大大減少了投放市場的風險性,也為企業決策
- 關鍵字:
虛擬現實 技術 解析 方案 交互 自然 傳感器 多維 信息
- 選擇性漏電保護是保證煤礦井下安全供電的3大保護(過流保護、漏電保護和保護接地)之一,是防止人身觸電的重要保護措施[1] 。本文在現有選擇性漏電保護原理[3]的基礎上,針對兩分支電網單相漏電的情況,從理論上對數學
- 關鍵字:
保護 研究 漏電 選擇性 自然 直流 基于
《自然》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自然》!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自然》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自然》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