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高速a/d轉換技術和dsp技術的發展,中頻數字處理技術亦得到發展。中頻數字處理技術是提高現代通信接收機性能的重要技術之一。作為中頻數字處理的核心器件,早期的a/d轉換器由于速度和精度的限制,難以滿足中頻數字接收機高速數字化的要求。本文將以基于軟件無線電技術的差分跳頻電臺中頻數字接收機為例,給出一種基于新型adc器件-ad6644的中頻數字處理模塊的設計方案。
1系統總體結構設計
本方案的中頻數字接收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因差分跳頻
- 關鍵字:
模塊
- 無源液晶顯示模塊,只需串接在兩線制變送器4~20ma回路里,即可顯示測量工程值或測量百分比,無需電池或接入電源。可嵌入到現場儀表的表頭就地顯示,或安裝在控制室集中顯示,是一種通用的無源液晶顯示模塊。
工作原理
顯示模塊通過兩個接線端串接到兩線制變送器的4~20ma回路里,通過模塊的可調精密并聯穩壓管產生2.5v的壓降,再經過倍壓提供模塊的5v電源。信號采樣電阻產生的最大200mv信號送入模數轉換器的差分輸入端,轉換為數字量進行顯示。模數轉換器采用抗工頻干擾強的雙積分模數轉換器icl7106,可
- 關鍵字:
模塊
- 隨著信息技術技術的飛速發展,arm技術方案架構作為一種具備低功耗、高性能、以及小體積等特性的32位嵌入式微處理器,得到了眾多的知識產權授權用戶,其中包括世界頂級的半導體和系統公司。目前已被廣泛的用于各類電子產品,汽車、消費娛樂、影像、工業控制、海量存儲、網絡、安保和無線等領域。被業界人士認為,基于arm的技術方案是最具市場前景和市場優勢的解決方案。
現場總線can是為解決現代汽車中眾多的電控模塊之間的數據交換而開發的一種串行通信協議。由于其具有多主站依據優先權進行總線訪問,采用非破壞性總線仲裁,可完
- 關鍵字:
模塊
- i2c總線最早是由philips公司提出的串行通信接口規范,標準i2c總線只使用兩條線通信,能將多個具有i2c接口的設備連接,進行可靠的通信,連接到同一總線的i2c器件數量,只受總線最大電容400pf的限制,而且最高通信速率可以達到3.4mb/s,由于i2c接口簡單,使用方便,被很多芯片采用,成為一種廣泛應用的接口[1]。
dsp即數字信號處理器,是一種廣泛應用的嵌入式處理器,主要應用是實時快速地實現各種數字信號處理算法,目前,國際主要的dsp供應商是ti公司,其tms32系列產品占據了
- 關鍵字:
模塊
- 焦化廠輸煤系統承擔從卸煤坑至儲煤場堆煤及儲煤場至煤倉取煤的任務,輸煤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是保證全廠安全、高效運行不可缺少的環節,程控輸煤系統由系統程控中心,plc控制系統和調度系統3個方面構成,程控輸煤系統采用性能可靠、抗干擾強的plc作為主控制器,以工業控制計算機作為上位機,他負責統計、報表及界面的可視化操作,調度系統是plc控制系統的工作基礎,該系統與廠部mis通訊,用于確定堆煤、取煤的煤種、數量、位置。
1 煤場定位系統的功能及實現
1.1 定位系統的主要功能
基于ad
- 關鍵字:
模塊
- 高頻開關電源系統具有體積小,重量輕,高效節能,輸出紋波小,輸出雜音電壓小和動態響應性能好等很多優點,現已開始逐步地取代整流式電源而成為現代通訊設備的新型基礎電源系統[1]。隨著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計算機控制技術的發展,高頻開關電源系統的性能也越來越好。通信用開關電源系統作為開關式穩壓電源的一種形式,它的設計內容和設計方法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要設計一套通信用開關電源系統,首先要明白對它的全面要求,然后再設計系統的各個部分。高頻開關電源主回路和控制回路所用的電路形式,元器件,控制方式
- 關鍵字:
模塊
- 1 引言
典型的gps接收機主要由4部分組成:天線、射頻前端、相關器和導航解算部分。其中,天線主要負責信號的接收;射頻前端負責信號的下變頻,在當前的數字化接收機中還包括a/d轉換,它是所有后端處理的基礎,其信號的品質直接影響接收機的性能,相關器主要負責信號跟蹤與鎖定的硬件部分,包括各種原始數據和測量數據的輸出,并傳輸給微處理器;導航解算部分主要負責信號的跟蹤和鎖定的軟件部分、數據的解調、偽距的提取以及導航數據的解算,它的處理基礎是相關器,所有的原始數據來自相關器。
2 gp2015及其外圍電路
- 關鍵字:
模塊
- 到2007年,pc將要求dc-dc轉換器能在0.95v提供高達200a的電流。飛兆半導體公司已開發出以多個模塊組成的分布式電壓調節模塊(vrm),每個模塊都能提供高達每相40a的電流,而效率超過80%。這樣,可以利用5相設計(five-phase
design)提供200a的電流。在這個模塊中采用的方案是把多相dc-dc轉換器劃分為如下幾個部分:
1、pwm控制器及其相關元件
2、功率mosfet、mosfet驅動器、輸出電感和相關元件
3、由陶瓷和電解電容組成的輸
- 關鍵字:
模塊
- gsm系統是目前基于時分多址技術的移動通信體制中比較成熟、完善、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系統,gsm的短信息系統以其快捷方便而且廉價的特點擁有廣泛的用戶,同時也為遠程監控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手段。利用gsm短信息(sms)進行遠程監控具有投資少、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點,在一些對操作和監控的實時性要求不高的情況下具有很高的性價比。
無線gsm通信模塊tc35ttc35t是siemens公司推出的gsm專用調制解調器,主要由gsm基帶處理器、gsm射頻模塊、供電模塊、閃存、zif連接器、天線接口六部分組成,可完成語音
- 關鍵字:
模塊
- 有機發光顯示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是比液晶顯示技術更為先進的新一代平板顯示技術,是被業界公認為最具發展前景的下一代顯示技術。它與液晶顯示技術相比,具有超輕薄、高亮度、廣視角、自發光、響應速度快、適應溫度范圍寬、抗震強、功耗低、可實現柔軟顯示等優越性能,可廣泛應用于通信、計算機、消費電子、工業應用、商業、交通等領域。下面以vgs12864e顯示模塊為例,介紹c8051f020單片機與它的接口設計及軟件編程方法。
1 vgs12864e顯示模塊
vgs
- 關鍵字:
模塊
- 1 引言
一般來說,測溫方式可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接觸式測溫只能測量被測物體與測溫傳感器達到熱平衡后的溫度,所以響應時間長,且極易受環境溫度的影響;而紅外測溫是根據被測物體的紅外輻射能量來確定物體的溫度,不與被測物體接觸,具有不擾動被測物體溫度分布場,溫度分辨率高、響應速度快、測溫范圍廣,穩定性好等特點,近年來在汽車電子、航空和軍事上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2 測溫原理概述
pwn的全稱是pulse width modulation(脈沖寬度調制)即通過調節脈沖
- 關鍵字:
模塊
- 1 引言 眾所周知,組織通信的一個缺點是他需要的信道帶寬比較大,而光纖中數據傳輸比特率理論上可以達到tb/s(1015b/s)數量級,光纖傳輸系統的產生極大地滿足了數字時代大量信息高速傳輸的需要。自1962年激光二極管的研制成功和1970年低損耗光纖問世以來,光纖通信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以光纖為傳輸信道的局域網lan(特別是千兆以太網),城域網man,廣域網wan,異步傳遞模式atm和同步數字體系sdh等一系列高速數字通信標準相繼建立[1]。光纖傳輸通信逐漸成為通信領域的一種重要的傳輸方式。
在光纖
- 關鍵字:
模塊
- 引言
在機泵群智能監測預知維修系統平臺的開發中,需要對旋轉機械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診斷。目前國內外普遍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共振解調法,又稱高頻共振法或包絡分析法。這就需要將采集的振動信號通過希爾伯特變換進行包絡。其基本原理為,對采集的振動信號進行解調處理,獲得富含故障信息的解調波,通過對此解調波的振幅和頻譜的分析,從而確定故障發生的部位。
整個的系統開發是在Visual C++平臺上實現的,然而Visual C++在數據處理上遠不如MATLAB方便、快捷,所以在編寫VC++應用程序時,為了利
- 關鍵字:
模塊
- 當前許多應用領域都采用無線方式進行數據傳輸,在無線抄表、工業數據采集、天線遙控、計算機遙測遙控,醫療衛生自動化、家庭自動化、安防、汽車儀表數據讀取等各方面無線射頻數傳模塊都有廣泛的應用。
1 射頻數傳模塊開發平臺的構建
建立軟硬件開發平臺是模塊開發的首要任務,比較了幾種射頻數傳模塊方案,最后決定采用由lpc900系列flash單片機和cc1000射頻傳輸芯片為主芯片的開發方案。
1.1 主芯片簡介
lpc2900 flash單片機是philips公司推出的一款高性能、微功耗(完全掉電模式功
- 關鍵字:
模塊
- 引言
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對各種物理量的檢測和控制都可得以實現。微機檢測控制系統不僅運用到航天航空、機器人技術、紡織機械、食品加工等工業過程控制,而且已經成為日常各種家用電器當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a/d(模擬數字轉換)設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樣,一個系統中就會需要更多的a/d設備。一般是用擴展一塊或多塊a/d采集卡的方法去實現。當模擬量較少或是溫度、壓力等緩變信號場合,采用總線型a/d卡并不是最合適、最經濟的方案。這里介紹一種以at89c2051單片機為核心,采用tlc2543l
- 關鍵字:
模塊
(sps)模塊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sps)模塊!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sps)模塊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sps)模塊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