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德國太陽能企業正在醞釀對中國進行反傾銷調查

        德國太陽能企業正在醞釀對中國進行反傾銷調查

        作者: 時間:2009-09-17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收藏

          近期,全球最大的電池制造商德國、美國SunPower等大廠,陸續向當地政府呼吁重視中國企業“低價搶單”狀況,希望官方采取保護措施。德國經濟協會已在收集相關信息,國內相關企業也都在高度關注此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8197.htm

          中國太陽能企業被指傾銷

          此前,德國太陽能生產商Conergy公司欲聯合其他同行,向德國政府和歐委會申請對中國產太陽能電池板進行反傾銷調查。

          該建議在德國太陽能行業中獲得廣泛支持,其他生產商也認為在與中國同行競爭中吃了虧。他們認為,中國政府投入的大量資金和補貼,加上巨大的成本優勢,使中國企業能夠以明顯的價格優勢占領市場。

          據德國行業出版物Photon調查,2008年中國在全球太陽能電池市場占1/3份額。瑞銀報告稱,去年起中國太陽能模塊生產商在德國的市場份額從零增至50%。平均下來,中國產的模塊比歐企產的模塊便宜30%。

          我國3月出臺的“太陽能屋頂計劃”(《關于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實施意見》),以及“金太陽工程”(《金太陽示范工程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成為矛頭焦點。

          對此,全國工商業協會新能源商會副秘書長史利民表示,這是因為德國企業對中國的補貼政策不了解,補貼就算實行,也只針對在國內的光電應用項目,跟出口并沒有關系。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主任王仲穎更指出,這兩項計劃才出臺沒多久,各種補貼都沒有實施。

          中國企業密切關注

          中國能源網CIO韓曉平認為,等太陽能公司經營困難,主因是歐洲的高成本。在太陽能產品中,像晶硅就需要用手工來做,對歐洲的企業來說,人工成本是很高的。

          史利民介紹,2009年,尚德、英利、晶澳、天合光能等中國太陽能企業紛紛加速模塊及系統整合,以有效降低成本,這些垂直整合的企業不但能低價競爭全球,更加大資金投入,掌控模塊供應通路。

          針對德國企業的做法,中國的相關企業表示已在密切關注。尚德和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均向本報表示,此事對其在歐洲的市場沒有影響。“我們也在密切關注,必要時也要采取相關應對措施,表達我們的立場。”史利民說。

          北京WTO事務中心副主任堯秋根認為,WTO的補貼政策里規定,政府可以對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領域進行補貼,并可以免受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起訴。

          韓曉平建議,中國的太陽能企業應更多關注國內市場。據了解,受價格以及市場份額下降影響,歐洲太陽能電池和太陽能模塊生產商可能加快開辟亞洲市場的步伐。



        關鍵詞: Q-Cells 太陽能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绿春县| 宝坻区| 邢台市| 泰来县| 封丘县| 呼图壁县| 马山县| 繁峙县| 荆州市| 都兰县| 台安县| 丰城市| 上思县| 高州市| 铜梁县| 古丈县| 县级市| 汝南县| 漳州市| 白山市| 嘉峪关市| 中江县| 蓬莱市| 财经| 新津县| 肇州县| 巩留县| 政和县| 海晏县| 分宜县| 曲松县| 隆化县| 驻马店市| 白银市| 洛宁县| 南木林县| 淮南市| 英德市| 会东县| 青神县| 澄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