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頻空調中功率因數校正的控制電路設計
摘 要:利用雙閉環控制原理設計了較大功率交流/直流變頻空調的一種有源功率因數校正(APFC)方案。實驗結果表明前級PFC環節輸出電壓紋波大大降低,輸入電流交越失真大為改善,滿足了"3C認證"中EMC認證要求,最后給出了部分實驗結果。
關鍵字:平均電流控制,有源功率因數校正,變頻空調,3C認證
Abstract: An active power factor control (APFC) scheme for high power AC and DC inverter air conditioner is implemented with BOOST CCM averaged current mode control. Its voltage loop and current loop control circuit is mainly designed.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e that the output ripple voltage is reduced and the input current crossover distortion is restrained greatly, which meet the EMC conditions in the "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 Finally, some experimental waves are also given as proofs.
Keywords:Average Current Control , APFC,Inverter AirCON,3C Certification
1 引言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交流、直流變頻空調中,其功率前級一般都采用二極管全橋整流方式,造成電網諧波污染,功率因數下降,而且產生很強的EMI,對電網和其他用電設備的安全運行造成潛在危害。由于變頻空調的使用量大面廣,其危害更加嚴重,而且也不符合家用電器出口標準。鑒于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產家電產品將面臨入世的嚴峻挑戰。為獲得與國外同類產品同等的市場競爭地位,國家認監委決定在2003年5月1日以后對家電產品強制執行"3C認證"標準。這些都迫切需要可產品化的諧波抑制和功率因數校正方案。隨著微電子和電力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用于功率因數校正(PFC)的專用芯片已經相當成熟。本文基于BOOST電路拓撲,以UC3854BN為PFC控制核心,著重分析了如何配置其電壓環和電流環參數,并將該電路應用于變頻空調中去實現其功率因數校正,使各次諧波電流含量均滿足"3C認證"的EMC標準。
2 雙閉環設計原理
2.1 APFC變頻空調的優點 對于未采取功率因數校正的變頻空調功率電路中,其AC/DC環節采用不可控全橋整流方式,結果向電網注入了高含量的諧波電流,帶來了許多危害。
因此有必要對其AC/DC環節進行功率因數校正。采用APFC后,可將變頻空調向電網注入的諧波電流含量限制在最低水平,功率因數接近于1,能夠大大提高電網利用率。采用BOOST 方案進行功率因數校正的變頻空調的功率級電路拓撲見圖1。
采用連續電流模式控制、平均電流控制方式的BOOST方案來實現PFC具有很多優點:(1)輸入電流連續,EMI小;(2)輸入電流與輸出功率范圍寬;(3)結構簡單,控制器容易實現。其基本控制結構見圖2
2.2 雙閉環的設計 APFC電路需要引入電壓和電流雙閉環反饋,其目的是實現整流與穩壓功能,得到較高功率因數。電壓環(外環)穩定輸出電壓,電流環(內環)使輸入電流很好地跟蹤輸入電壓波形。其原理描述如下: (1)通過檢測整流后的輸入電壓( Iac)與輸出直流電壓( Vsense)來實時調整功率開關的占空比, 使輸出電壓保持穩定。(2)電流環的設計是PFC電路設計的核心。輸入整流電壓(Iac)、輸出電壓誤差放大器輸出(Vea)和前饋電壓(Vff)通過片內乘法器后形成基準電流信號,采樣到的電感電流與該基準電流進行比較后,其高頻分量(開關頻率20kHz)進入電流誤差放大器進行補償、平均化處理和放大,得到的平均電流誤差與鋸齒波相比較決定功率開關的占空比,使占空比的變化遵循正弦規律,結果電感電流能夠跟隨基準電流,功率因數得以提高。
2.2.1 輸入電流中的三次諧波分析 三次諧波抑制是控制器設計的關鍵。PFC控制芯片是通過乘法器的編程來得到電流基準信號(Imult)的,輸入電流IL主要取決于基準電流,因此,分析輸入電流的諧波失真可轉化為分析乘法器輸出電流Imult的諧波。對于UC3854BN[1,2]:
(1)
經過推導得:
其中,A1表示前饋電壓二次諧波含量,A2表示電壓誤差放大器輸出電壓紋波含量。由式(2)可知消除輸入電流中的三次諧波關鍵在于前饋電壓濾波環節和電壓誤差放大器補償網絡的參數設計。
2.2.2 電壓環設計
A . 前饋電壓濾波環節設計 該環節如圖2所示。因為全橋整流后輸出電壓含有約66%的二次諧波,且前饋電壓濾波環節要求瞬態響應要快,所以設計時二次諧波衰減和快響應速度要綜合考慮。采用雙極點濾波(兩極點頻率相同)正是折衷考慮了二者關系,另外這樣設計使得輸入電流與輸入電壓同相位。
B . 電壓誤差放大器補償網絡參數設計 BOOST電路輸出部分的低頻響應表現為電流源驅動輸出電容的一階電路,其中該電流源由功率部分和電流反饋環組成。為工作穩定,電壓環必須進行補償,其目的是保持輸出電壓穩定且高于輸入電壓峰值和減小輸入電流畸變。為兼顧二者,必須綜合考慮電壓補償的帶寬與相位裕量。電壓誤差放大器采用PI調節方式(如圖2),輸出電壓上的二次紋波經PI調節器后得到衰減,由此可以算出電壓放大器的二次諧波增益,由該增益值可以算出電壓放大器的補償電容。通過設定整個電壓環增益為1來算出電壓誤差放大器的極點頻率fp(fp是電壓回路的單位增益頻率),再由該極點頻率算出補償網絡的電阻Rvf。
2.2.3 電流環參數設計 電流環的設計是使平均電感電流有較好的動態跟蹤能力。電流環一般由電流誤差放大器、PWM調制器和功率轉換電路構成,其結構見圖3。
由電流放大器CA構成一個PI調節器(見圖2)。該電流調節器具有兩個極點和一個零點的補償網絡,其傳遞函數為
PFC芯片內部規定傳遞函數Gpwm(s)和Gps(s),則電流環總的開環傳遞函數為
(7)
可見,它是一個二階無差系統,可以無差地跟蹤正弦波輸入函數,從而使輸出電流Il無差地跟蹤Imult的波形。主要是通過調整電流調節器的三個參數 , , 來確保電流環具有較高的低頻增益、較寬的中頻帶寬、合理的穩定裕量和較強的開關紋波抑制能力的。 將補償零點 放在主電路的交越頻率上或低于交越頻率處,補償極點 放在高于二分之一開關頻率處。這樣可以盡量抑制開關電流紋波,增大相位裕量,增強系統的暫態性能;電流環的直流增益受R1和 控制。增大電流環的直流增益可以提高其穿越頻率 ,但紋波會隨著 的提高增大,所以應限制在小于1/2開關頻率附近。
2.3試驗參數及優化 根據上述雙閉環設計方法,以UC3854BN為控制芯片設計了最大輸出功率達2.5kW的APFC方案。其中,輸入電壓范圍Vin=150~270VAC,輸出直流電壓Vo=400VDC,開關頻率22kHz,升壓電感L1=0.75mH,輸出端電容Co=2*330uF。得到了電壓環和電流環主要參數:Rff1=810k,Rff2=43k,Rff3=10k,Cff1=22F,Cff2=1uF,Cvf=36k,Rvf=0.33uF,Rmo=Rci=810Ω,Rcz=16k,Ccz=3000pF,Ccp=470pF。
使用上述參數配置的雙閉環進行試驗時發現以下問題:(1)系統的帶負載能力較差,表現為隨著負載的增大,輸出電壓下降幅度過大,嚴重時使系統進入自然整流狀態;(2)負載大時輸入電流交越失真比較明顯,波形正弦度降低,使得個別低次諧波電流含量增加。這說明原理性計算與實際參數配置存在者差距,必須進行某些參數調整,通過多次試驗調整方法總結如下:
提高系統的帶負載能力:一是在不改變前饋電壓濾波效果的前提下,適當減小前饋分壓值Vff(選擇通過增大Rff1來實現);二是適當減小輸入電壓采樣電阻Rac的取值。
減少輸入電流交越失真:(1)適當減小Ccp,以增大相位裕量,提高穿越頻率,但不宜過分減小,否則會導致系統抑制電流紋波的能力下降;(2)增大Rcz來提高相位裕量,增大穿越頻率,但同時減小了增益裕量。Ccp的減小和Rcz的增大應綜合考慮。
按上述方法重新調整個別元件參數,結果獲得了更好的校正效果,降低了輸出電壓紋波,減小了輸入電流交越失真。
3 試驗結果 在實驗室對參數調整前后的PFC變頻空調進行了性能測試,輸入電壓范圍為150~270VAC,輸出功率范圍達到2.5kW以上。下面給出關于輸入電流與輸出紋波電壓的部分實驗波形。
由圖4(a)與圖4(b)可以看出,參數調整后的輸入電流較調整前交越失真得到明顯改善,總的諧波失真度小于5%,這說明參數調整比較理想;由圖6表明輸出平均電壓375VDC時最大紋波電壓為16VDC,紋波電壓小于5%;圖7為參數調整后輸入電壓230VAC、輸入電流9.61A時輸入電流的頻譜分析,經過測量,各次諧波電流含量均滿足EMC認證要求。
實驗中還實驗了更大的輸入功率,上述參數配置仍能夠支持良好的校正效果,表現在輸入電流波形系數很好,功率因數達到0.99以上,輸出直流電壓紋波小于8%。
4 結論 基于雙閉環設計原理來實現變頻空調的有源功率因數校正,可以得到很好的功能實現。以UC3854BN為例的APFC電路使變頻空調向電網注入的諧波電流大大降低,輸入功率因數達到0.99以上,并且符合國家"3C認證"關于諧波電流限值的要求。該設計原理同樣也適用于其他同類型PFC控制芯片的電路實現,具有比較廣泛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Phlip C. TODD. UC3854 Controlled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ircuit Design. Unitrode Application Note,1999:3-269~3-288
[2] 張占松,蔡宣三. 開關電源的原理和設計,電子工業出版社,1998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