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全球今年仍為負增長 產業向亞洲轉移
由美國次貸危機演變成的國際金融危機,造成了全球經濟環境的嚴重惡化。作為電子信息產業基礎部件的印制線路板(PCB)行業,也受到了的重挫。PCB市場災難性的迅速衰退,讓行業進入了“市場急凍期”。PCB市場研究機構Prismark預估2009年電子產業整體增長率將達-14.2%以下,2009年全球PCB產值也將比2008年衰退16.4%,僅次于2001年20.1%的衰退幅度,這將創下過去20年來第二大跌幅紀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7715.htm全球PCB工業呈現負增長
2008年全球PCB廠家總共有2430家,根據Prismark在2009年3月的市場分析,相對于2007年,2008年全球PCB的總產值為482.30億美元,增長率為1.1%,多層板、微孔板、撓性線路板有微量增長,其他類型PCB均為負增長。但2009年全球PCB總產值將僅為403.14億美元。
2008年電子整機產值16400億美元,與2007年相比,年增長率為2.67%。2008年PCB增長率為1.1%,歷年統計數據表明,PCB增長率和電子整機增長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因此,預測電子整機的走向就能夠預測PCB的市場走向。Prismak預測2009年電子整機產值將達14070億美元,年增長率為-14.2%,預測2009年PCB產值將達403.14億美元,年增長率為-16.4%,二者均狂跌15%左右。預測2008年~2013年的電子整機綜合平均年增長率為3.1%,2008年~2013年的PCB綜合平均年增長率為3.6%。
2008全球PCB排名第一的NipponMektron是全球最大的撓性板制造企業,它在日本、中國臺灣、中國大陸、泰國、德國和捷克斯洛伐克都建有工廠。2008全球PCB排名第二的Ibiden已數年蟬聯全球PCB制造企業產值第一的位子,2007年該公司的產值是18.20億美元。它現在馬來西亞檳榔嶼建一微孔板廠,總投資3.5億美元,一期投資約2億美元;在菲律賓擴充芯片基板產能;在日本投資4億美元建IC載板。當這些產能開出以后,估計其在未來幾年內,總產值將達到25億美元。2008全球PCB排名第三的Unimicron(臺資欣興電子)是全球著名的手機板制造公司,Unimicron在蘇州建立了IC載板廠和B2it廠,Unimicron在我國臺灣的工廠正在持續擴張產能,并已決定在越南南部建一新廠———欣興同泰,Unimicron還通過———系列的并購和自身擴張一步步成為大公司。它在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有好幾個工廠,其中深圳的聯能科技是其在中國大陸最有實力的PCB工廠,主要生產HDI(高密度板)高端的線路板。2008年全球PCB前20名領導廠商的產值為192.05億美元,占2008全球PCB總產值482.30億美元的39.8%。總的發展趨勢是強者愈強,大者恒大。
從PCB的應用領域而言,消費類電子產品用PCB是2008年增長率最大的品種(與2000年相比,以下用2008/2000表示),達到38.3%;其次是電腦/辦公用品,2008/2000增長率達到12.0%;但工業/醫藥用PCB的2008/2000增長率卻為-3.3%。
PCB產業向亞洲轉移
根據相關資料分析,2009年的絕大部分電子整機產品的市場增長率是負數,相應的2009年PCB的市場也將萎縮,這是整個產業鏈的必然反應。
Prismark通過使用多種技術手段分析,認為從1998年~2013年PCB的發展趨勢如圖1所示,電子整機、半導體、PCB的發展曲線相互統一,從與1998年相對增長率看來,2008年~2012年PCB的發展將與2000年~2005年之間的發展曲線很相似,前一個波谷是因為IT泡沫、產能過剩所致,后一個波谷是因為國際金融危機、需求疲軟所致。在進入2010年后,市場可望溫和復蘇,隨著整體大環境的逐漸轉好,PCB產業景氣也將穩步回升,不過仍要等到2012年PCB產值才有機會重回2008年的水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