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國內光伏業“遍地開花”埋隱患

        國內光伏業“遍地開花”埋隱患

        作者: 時間:2009-09-01 來源:IC37 收藏

          國內資源非常豐富,近年來產業迅猛發展。但在遍地開花的同時,企業由于缺乏核心技術,只能扮演著產業鏈條低端賺取“加工費”的角色,為今后的發展埋下很大隱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7653.htm

          截止08年,中國的產能首次超過德國,位居世界第一。08年全球電池總產量達6,850MW,中國電池總產量達1,780MW,占全球總量的26%。而從市場占有率來看,中國太陽能電池廠商(包括臺灣省)的市場占有率逐年提升,06、07、08年中國太陽能電池廠商市場占有率分別為20%、35%和44%,并連續07、08年兩年成為世界第一。

          從企業發展看,目前全國涉及太陽能的生產企業已達3,000多家,有500多家光伏企業和研發單位,其中材料企業近20家,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中國已有11家境外上市和12家國內上市光伏企業。而在光伏設備領域,08年中國太陽能電池設備總銷售額達17.66億元,增長迅速。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打亂了迅速發展壯大的中國光伏產業的匆匆腳步,國外市場需求萎縮,市場寒冬驟然而至,多數企業虧損、停產,全行業提前步入洗牌。兩三年間,國內先后有上千億元資金涌入這個新興產業,但缺乏核心技術的支撐,在市場泡沫破滅后,中國企業已經并還將付出慘重代價。

          中國光伏行業已步入大浪淘沙的無情洗牌、擠掉泡沫階段。真正在前一輪暴利行情中賺取暴利的,是牢牢掌握生產核心技術的國外企業,中國企業只是扮演著產業鏈條低端賺取“加工費”的角色。國內企業巨額投資或將損失背后,最令人揪心的還是核心技術缺失之痛。

          核心技術的缺乏給國內光伏產業發展帶來巨大隱患。分析造成中國新能源發展長期只能“喝湯”無法“吃肉”的原因,業內專家認為,一方面是企業的整體科研實力特別是基礎理論領域長期滯后,另一方面則是國家相關政策過分強調應用領域研究,重點扶持產業轉化。這兩大因素已經成為中國新能源研發領域缺乏核心技術的關鍵環節。

          專家呼吁,盡快向基礎理論研發傾斜,向以零部件為核心的制造業傾斜,才能推動中國新能源領域在技術研發和產業轉化兩個方面實現“彎道超車”。

          中國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理論儲量達每年17,000億噸標準煤。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的潛力非常廣闊。中國光伏發電產業于20世紀70年代起步,90年代中期進入穩步發展時期。太陽電池及組件產量逐年穩步增加。經過30多年的努力,已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關鍵詞: 太陽能 光伏 多晶硅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省| 洪泽县| 富源县| 宝丰县| 承德县| 启东市| 门头沟区| 岢岚县| 平舆县| 常宁市| 灯塔市| 新巴尔虎左旗| 阿鲁科尔沁旗| 杭锦后旗| 出国| 沧源| 天全县| 武穴市| 扎鲁特旗| 湖南省| 原阳县| 星座| 思茅市| 仪征市| 德庆县| 泊头市| 南乐县| 平利县| 如东县| 历史| 永嘉县| 金秀| 鄂托克前旗| 诸暨市| 全南县| 远安县| 来凤县| 福安市| 菏泽市| 汉寿县| 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