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太陽能模塊廠骨牌效應 從亞洲蔓延到歐洲

        太陽能模塊廠骨牌效應 從亞洲蔓延到歐洲

        作者: 時間:2009-08-13 來源:DigiTimes 收藏

          受金融風暴的影響,使得模塊跌價過速,從最初傳出大陸中、小型模塊廠無法承受環境壓力歇業約200家,2009年第3季景氣反轉,卻因價格仍維持低檔,使得歐洲電池及模塊訂單有大量移往亞洲的傾向,業者認為,金融風暴所帶動的模塊廠骨牌效應恐怕會由亞洲延續到歐洲。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7123.htm

          2009年第3季景氣反轉需求開始回溫,但金融風暴陰影仍存,終端系統廠借貸仍有壓力,導致系統廠采購時價格導向明顯,進而將電池及模塊訂單轉往價格較具競爭力的亞洲地區,也造成成本相對較高的歐洲電池及模塊廠未感受到這波景氣回溫,造成亞洲電池模塊熱、歐洲冷的現象。

          2008年第4季金融風暴及西班牙補助案更動使市場需求急凍,市場由原本供不應求狀態變成供過于求,使得大陸中、小規模模塊廠傳出歇業約200家以上,進一步讓垂直整合廠包括、天合光能、天威英利、晶澳等具規模業者來主導大陸模塊市場。

          業者預估,金融風暴的骨牌效應,先從亞洲中、小型模塊廠開始,恐一路延伸到歐洲模塊廠,尤其是規模小、體質不佳者,未來甚至連類似的電池廠都有可能波及,主要即是諸多歐洲廠生產結構難以因應大環境價格快速下殺的壓力,被迫退場的威脅恐怕增大。綠能總經理林和龍分析,歐洲電池及模塊制造成本約高出亞洲廠2~3成,近期亞洲電池廠訂單滿載可能與歐洲轉單效應有關。

          太陽能業者認為,雖然價格影響采購策略,但是產品的質量、保固及售后服務的能力等品牌因素也大大影響全球系統廠的采購策略,因為其影響銀行評估借貸與否(Bankable)的重要依據,這也促使沒有品牌、體質不佳、規模小、銀行信用不良且無垂直整合能力的歐洲模塊廠生存空間愈狹窄,但大規模垂直整合廠及品牌廠,包括Solarworld、Q-Cells等,其實仍受到當地銀行相當的支持。

          依據科技市調機構iSuppli近日研究報告預估,大陸2009年可望擠下德國Q-Cells成為全球最大結晶矽太陽能電池制造商,iSuppli指出,日本夏普(Sharp)、天威英利 (Yingli)與晶澳 (JA Solar)等,將因產能未減而維持全球前5大排名地位,但,Q-Cells、美國SunPower與英國BP Solar則因需求減弱而調整產能。



        關鍵詞: 尚德 太陽能 光伏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冈县| 宝清县| 格尔木市| 确山县| 沂源县| 特克斯县| 云梦县| 贵定县| 西吉县| 孟州市| 晋州市| 辽宁省| 贵阳市| 额敏县| 浮梁县| 闽清县| 浦城县| 石狮市| 新郑市| 张家港市| 浮山县| 克什克腾旗| 中山市| 湘潭市| 运城市| 靖宇县| 留坝县| 深圳市| 依兰县| 西乡县| 佳木斯市| 会理县| 西平县| 达拉特旗| 木里| 珲春市| 眉山市| 沙田区| 高碑店市| 兴山县| 岳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