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動磨礪3G
GSM的設備廠商和終端制造商都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企業,在技術、經驗、管理上都是一流的。那個時候,中移動不僅得到了這些合作伙伴的技術支持,還和他們學到了很多先進的制度規范。但是TD上,中移動面對的主要廠商大都變成了國內廠商,而且其中一些廠商沒有大網運營經驗。沈忱說:“他們在網絡安全、質量、嚴謹性、規范性方面的意識比起國際主流設備廠商還是有差距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6927.htm最近發生的一件事情,就是之前沈忱從未遇到過的。中移動有明確的規定,某個軟件的版本升級必須要在一個點嚴格測試,合格后發放入網許可證,才能用到全網上。但是某個廠商將沒有經過測試的版本用到了現網,但這個版本并不穩定,造成了網絡質量的下滑。當沈忱要求這個廠商的技術人員退回到原來的穩定版本時,這個技術人員的回答卻讓他哭笑不得:“版本為什么要往回走?推出一個新版本就是為了解決以前的問題的。”沈忱說:“如果新版本解決了1個問題,但帶來了10個新問題,我們怎么可能接受新版本呢?有些廠商由于商用經驗不多,在這方面的意識相對還比較薄弱。”在2G時代,是成熟的設備提供商幫助中移動逐漸成為了一個成熟的運營商,那么在TD時代,中移動需要幫助國內的設備廠商迅速成熟。其中的轉變,遠不是想象的那樣簡單。思維方式,做事方法,特別是自身定位,都需要做徹底的調整。
與GSM時期的運籌帷幄相比,中移動在TD上必須做很多細節的工作。今年上半年,在四川,一些品牌的TD手機發生了“假活”現象,也就是手機顯示信號正常,但實際上已經處于死機狀態。顯然這應該是發生在設備或者終端上的問題。但中移動并沒有讓設備或終端廠商去解決,而是成立了問題專題小組,投入16人,3套測試設備,20款商用終端,對成都TD網絡全網大規模測試排查。最后引入WCDMA測試終端檢測,才發現原來是終端的芯出了問題。對于定位于運營的中移動來說,投入那么多資源到產品的細枝末節應該也是非常無奈的,但在目前的產業環境下,還不是講究分工的時候,中移動既要做帶頭大哥,更要身先士卒。
坦白地說,中移動在TD上的技術儲備并不多,在中移動剛剛接手TD運營時,技術人員心里甚至對一個基站到底能覆蓋多大區域都還沒有數,更不用提TD標準的無線特性了。作為一項全新的技術,除了靠自己,中移動幾乎是別無選擇。
跨省,跨地區的人員培訓和調配,是中移動迅速提高技術人才數量的一個辦法。一期建完之后,中移動把10個城市建設人員、維護人員集中到廣州進行管理培訓,然后再把他們分配到二期建設的城市,幫助當地的省分公司解決實際問題。另外,三期規劃建設的城市派人員到二期集中學習,這樣就為三期建設的時候打下了基礎。就是在這樣的滾動式學習中,很多技術人員從TD新兵,變成了TD專家。經常和各地技術人員交流的沈忱感覺最為明顯:“現在各省分公司幾乎都有了核心的TD技術專家,他們對于TD問題的掌握程度,并不比廠商的專家差。”
既然別無選擇,樂觀向上的態度變得非常的重要。李躍在不久前的一次內部會議上講:“我們不要總是去抱怨產業鏈的不成熟,我們要更多地去扶持那些弱小的企業。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愛心,要去愛TD。”的確,在目前的狀況下,中移動的“愛”,是TD最需要的。
有人說中移動給了TD真正意義上的生命,我們無法得知TD如果不由中移動來運營會是怎樣的命運,我們也無法預測中移動運營TD的最終結果,現在關注TD技術本身的優劣以及TD和另外兩個標準的差距已經沒有什么現實意義。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中移動將如何運營TD網絡,這不僅關系到中移動未來的走向,也將影響整個電信運營市場的格局。
TD成功能帶來什么
TD對于中國的電信運營商、設備制造商、終端廠商來說,都是一次極其寶貴的崛起機會。
1998年6月30日,在距離截止時間只有幾個小時的最后時刻,TD-SCDMA提案被傳真到了日內瓦ITU(國際電信聯盟)總部,從那一刻起,中國開始了曲折而漫長的3G標準之路。那個時候,恐怕沒有人想到TD能有今天:不僅在中國商用,還由中國最強大的電信運營商來運營。
設想如果讓中移動自己選擇的話,其肯定會選擇WCDMA。GSM升級到WCDMA是國際上通行的3G方案。而且WCDMA的成熟度和應用都是TD目前所不及的。目前已是全世界總市值最高的電信運營商,上馬WCDMA后,將加快中移動向世界一流運營商邁進的腳步。但是,經過平衡利弊之后,為了確保TD成功,決策部門最終選擇了實力最強的中移動運營TD。因為對于整個國家來說,一個標準成功的意義要遠遠大于一個企業的成功。
WCDMA相關文章:WCDMA是什么意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