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市場分析 > 尚德:光伏融冰的希望在中國

        尚德:光伏融冰的希望在中國

        作者: 時間:2009-08-04 來源:中財網 收藏

          太陽,高懸天際,持續不斷地向地球散發光和熱,但利用太陽的光來發電,其成本卻始終高于靠燃燒煤發電,商業化運營的產業企業,只有依賴扶持政策才能取得合理的回報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6851.htm

          德國政府從1999年起就為產業制定了上網電價補貼政策以及低利率融資服務。日本國內對技術的扶持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美國聯邦及各州政府都推出了各式各樣的補貼和稅收減免政策。

          而中國,彼時大規模利用發電幾乎是空白,更談不上政策支持。但這里低廉的制造成本給予施正榮騰挪空間。2004年,電池生產能力已經位居世界第十。到2005年9月,的生產能力再向上攀升兩位。但其銷售,則幾乎都在中國以外的市場。

          2005年12月14日,施正榮帶領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開中國首家內地民營企業赴美IPO直接登陸紐交所的先河,并創下內地民營企業在美國證券市場首次融資最高額的紀錄。

          遭遇寒冬

          用五年時間成就一位中國首富,施正榮的成功大大刺激了中國國內光伏產業的發展。

          據Solarbuzz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07年全球電池片市場上,中國廠商的市場份額由2006年的20%迅速提升到了35%。到了2008年,總共有10家國內的光伏企業在海外上市,融資規模達到20億美元。施正榮因此被稱為光伏產業的"催化劑"。

          但2008年的冬天,行業巨變。長期依靠歐美高額補貼維持增長的模式,遭遇到現實的挑戰,"囤積原材料"成了壓倒施正榮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2007年第四季度道瓊斯指數開始下跌時,尚德的股價依然強勁沖高,由35美元上漲至接近90美元,但2008年開始,其股價跌幅遠遠超過大盤,一度跌至5美元。

          《投資者報》在分析其股價下跌原因后認為,金融危機的影響只是其中一部分,公司財務表現不佳是使投資者失去信心的主要原因。這也得到了施正榮的回應,他在接受《投資者報》專訪時承認,公司毛利率的突然下降與金融危機只有"一定關系"。

          公開數據顯示,尚德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19億美元,同比增長43%,但其毛利率卻由2007年的13%下降到2008年的9%,導致其凈利潤同比減少一半。

          2004年,尚德的銷售收入雖僅為8500萬美元,但銷售毛利率高達23%。其后幾年,尚德的銷售毛利率卻在以年均3個百分點的速度快速下降。

          《投資者報》認為,原料硅價格大幅下降,是導致先前大量囤積多晶硅原料的光伏電池生產廠銷售毛利率驟然縮水、財務表現不佳的一個原因。



        關鍵詞: 尚德 光伏 太陽能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左权县| 蕉岭县| 榆树市| 湖北省| 永城市| 墨竹工卡县| 招远市| 新余市| 巴中市| 吉水县| 红安县| 临夏县| 呼伦贝尔市| 奉节县| 开鲁县| 安吉县| 深圳市| 西峡县| 肥东县| 平和县| 宜春市| 塔河县| 凌源市| 乌海市| 吴堡县| 内乡县| 保德县| 六枝特区| 梁平县| 南阳市| 合水县| 南雄市| 温泉县| 井冈山市| 葫芦岛市| 铜梁县| 镇安县| 安国市| 永定县| 漳州市| 海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