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射頻構建麥德龍“未來商店”
供應商發出的貨物在通過倉板上的RFID標簽時,其信息又被傳輸到商店的管理系統,售貨員同時收到到貨信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6466.htmRFID系統在不改變供應鏈流程的前提下,形成了一個可隨時監控的“透明”供應鏈系統,供應周期從過去的一周縮短到一天半。
據估算,如果麥德龍在德國的Cash & Carry店、Real 店和配送倉庫都實行這套方案,每年可以節約成本850萬歐元。
國內零售業試用RFID
RFID技術給零售業帶來的巨大改變,但麥德龍在中國部分門店推廣該技術的計劃一再延期。其根本原因還在于供應商不愿承擔較高的RFID芯片生產成本。
據了解,一片RFID芯片的生產成本在1元左右,市場售價在1.5元左右,而EAS(商品電子防盜系統)硬標簽的生產成本目前已降到0.5元以下,EAS軟標簽的成本更是低至0.05元。
盡管仍有大量低價值商品的供應商負擔不起高昂的成本,但麥德龍還是決定今年內在中國市場推廣RFID、智能貨架、智能秤等技術,“競爭對手沃爾瑪的可觀收益、麥德龍較大的運營成本壓力,以及持續不振的銷售情況,都迫使公司將RFID技術在中國市場的推廣計劃提上日程。”麥德龍中國區內部一位知情人向CBN記者透露。
麥德龍RFID芯片供應商艾利丹尼森公司RFID總監贊德·利文斯頓(Zander Livingston)進一步表示,該RFID系統投入使用4個月,便可得到充分的投資回報。據介紹,由于RFID系統能提供99%的店面庫存可見度,RFID標簽不需要視線接觸便能被讀取,到達倉庫快速找到所需商品,因此“曾經需要120個小時才能完成的整體店面庫存工作,現在只需要15個小時就能完成”,從而提高服務效率10%~25%,最高節省30%的勞動力,銷售額提升14%。
然而,由于RFID較高的生產成本,并不適合低值消費品的單品使用。因此有觀點認為,RFID和條碼技術將在中國零售行業長期共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