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光伏價格亂戰“禍起”多晶硅

        光伏價格亂戰“禍起”多晶硅

        作者: 時間:2009-06-24 來源:中投顧問 收藏

          6月份全球模塊價格延續走跌趨勢,歐洲地區大跌4歐分,來到4.48歐元,續創史上新低。中投顧問能源行業首席研究員姜謙認為,模塊價格的持續下跌,說明目前全球產業的景氣度仍然較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5602.htm

          面對市場不景氣的狀況,中國企業的應對策略是大幅降價。一項分析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生產的原料比國際同行便宜20%左右,而至于組件,目前國際知名廠商的產品價格為3-3.3美元/瓦,國內上市公司的價格為2.5美元/瓦,而中小企業的價格僅僅為2美元/瓦。

          據中投顧問最新發布的《2009-2012年中國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國內廠商的成本普遍在每公斤50美元至70美元,而目前國際市場多晶硅最新現貨價格為69美元/公斤,便宜20%意味著產品的出廠價與中成本已經相當接近。也就是說,中國企業為了搶占市場,不惜打出低于成本的價格戰。這在國內市場即將開啟的前夕并不是一個好的信號。

          姜謙認為,由于光伏產業的特殊性,目前全球極少有企業能夠實現真正的垂直一體化經營,企業都是在產業鏈的某一環節進行布局。而且由于技術等因素的限制,產業結構呈“金字塔式”,由此造成的一種局面是下游電池組件的價格極易受到上游多晶硅價格的限制。而且由于多晶硅的生產占據整個光伏產業鏈利潤的五成以上,2008年國際多晶硅價格曾經被炒到480美元/公斤,已經使得整個光伏產業深受其害。因此可以說,目前國內光伏產業價格亂戰的根源還是多晶硅產業。

          一個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前提必須是涉及產業鏈上中下游的相關行業同步發展。而這種發展已不僅僅是簡單的產能獲得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掌握核心技術前提下的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如果說先前的終端市場集中在海外是國內多晶硅產業的最大瓶頸的話,那么后金融危機時代,內需市場逐步開啟的情況下,國內企業卻將面臨因成本高企而導致產品缺乏競爭力的尷尬。若國內多晶硅廠商不盡快在技術領域尋求突破,而僅僅依靠所謂的價格戰去爭奪市場,短期內或許可以生存,但從長期來看,必將被市場淘汰。



        關鍵詞: 多晶硅 太陽能 光伏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原市| 珠海市| 体育| 鄄城县| 潜江市| 仙桃市| 陆丰市| 夏河县| 虹口区| 榆中县| 桐梓县| 临海市| 华宁县| 平塘县| 秦安县| 友谊县| 福贡县| 黔南| 武强县| 怀化市| 十堰市| 寻乌县| 兴业县| 万载县| 克东县| 乐清市| 皮山县| 隆回县| 弥渡县| 德清县| 富宁县| 甘洛县| 乌兰察布市| 海口市| 永年县| 宝应县| 阳江市| 武威市| 兴宁市| 洱源县| 楚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