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太陽能“倍增計劃”啟動:60億元攀登“微笑曲線”
事實上,光伏企業們的現實麻煩在于,一度“擁硅為王”——“誰擁有了多晶硅原料,誰就獲得了市場和高額利潤”的產業規則,幾乎在一夜之間成為過去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5543.htm據測算,這個行業生產成本的80%左右在于硅料。而隨著光伏產業在本世紀初開始發力,硅料的價格似乎坐上了火箭,從每公斤30美元左右一路飆升,在金融危機爆發前,已經漲到了450美元以上。
在那個時候,英利原本有機會以永久犧牲從事硅料生產的機會為代價得到相對便宜的硅料,但苗連生卻幾次放棄。英利不得不為此付出高額代價:整整5年,他們一直在以比市場價格高得多的價格買進短期硅料。
然而極富戲劇化的是,當初的無奈選擇竟然使英利在硅料價格下降的時候,不必背負更為高昂的代價。
伴隨著全球范圍內尤其是國內光伏企業的多晶硅項目上馬,以及受金融危機的打擊,多晶硅價格下挫,在2008年10月份后開始暴跌,從當時的400美元/公斤高位,11月份就跌到150美元左右,目前的價格在80美元上下。
原來簽訂的長單硅料價格供應優勢已被抵消,一些在當初簽訂了便宜而長期硅料價格協議的企業受到沉重打擊。
苗連生說,他的計劃,是建設擁有一個完整產業鏈的太陽能企業,硅料生產這一關系企業生命的環節,不可或缺。
在苗連生看來,六九硅業硅料生產基本與英利太陽能組件產能匹配,同時,這將使英利成為世界上生產成本最低的光伏企業。
“屆時,六九硅業將對英利完整產業鏈的打造和公司戰略部署起到重要作用。”苗連生說。
提前布局:尋找光伏產業轉折點
“三縷陽光。”有專家這樣評價我國2009年3月出臺的關于光伏產業的三項政策。
3月26日,財政部在網站上發布《關于就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實施意見》和《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兩個文件,提出財政部與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推出“太陽能屋頂計劃”,對符合條件的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給予最高20元/瓦的補貼。緊接著,3月31日,財政部又發文詳細解讀了關于“支持加快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政策細節。
專家預計,在補貼鼓勵下,2009年全年國內市場新增裝機容量可望達500MW-1000MW,國家將補貼100億-200億元,形成200億-300億元的市場規模,為光伏產業鏈上各環節企業帶來巨大的效益增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