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太陽能產值要達300億元
“2012年太陽能產業總產值達到300億元,并且在薄膜太陽能電池、核心裝備研發制造等方面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這是近日公布的《上海推進新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化行動方案(2009-2012年)》中對上海太陽能光伏產業到2012年的目標規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5181.htm在國家新能源發展規劃即將出臺,中國太陽能產業面臨巨大發展機遇之時“太陽”如何從上海升起?
上海戰略:3年內實現300億元“太陽”產值
上海市此次公布的《上海推進新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化行動方案(2009-2012年)》(下稱《行動方案》)指出,加快推進新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化,是落實國家戰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及主動銜接國家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舉措。上海將力爭在2012年形成核電、風電、新能源汽車、太陽能等新能源產業重點領域總產值達到1100億元。
隨著原油價格的不斷上漲以及環境氣候問題的倍受關注,各國政府日益重視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在世界范圍內發展較早,近年來在中國也已發展壯大。從目前情況看,在光伏產業內產能最大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領域,上海不占優勢。
統計顯示,在2008年全國約2500MW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總產量中,上海產量為100MW左右,江蘇省產量則達到1400MW。業內專家認為,江蘇在國內太陽能光伏產業的優勢不僅得益于企業在資本市場的成功運作,也與當地政府對這一產業的大力支持密切相關。
業內人士認為,上海此次從戰略高度重視并實質性推進包括太陽能光伏產業在內的新能源高科技產業,給上海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前景、重點方向以及人才、技術、資金等予以全方位的指引,為“太陽”在上海升起營造了較好的政策環境。
“2012年上海太陽能產業總產值達到300億元,實現這個目標并不十分困難。”上海新能源協會會長朱元昊對上海太陽能產業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薄膜電池:上海光伏產業戰略突破點
上海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具體目標顯示,除了到2012年行業總產值達到300億元,上海還要在薄膜太陽能電池、核心裝備研發制造等方面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同時擔任交大泰陽綠色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的朱元昊對記者表示,這家位于上海閔行浦江高科技園區的公司,從2004年僅2000多萬元的銷售額起步,到2008年已成為一家銷售額達到12億元的太陽能光伏企業。他認為,不論是從世界與我國節能減排的長期目標來看,還是從全球新能源當下已達到的發展技術來看,新能源特別是太陽能發電在未來的發展前景均十分廣闊。
據了解,太陽能發電以及風能發電等新能源產業不僅在自身產業內部可以形成較大規模的產值,也將帶動智能輸電、儲電等其它產業壯大發展。據太陽能光伏專家介紹,上海未來完全有可能建成大規模太陽能發電場,這將帶動上海新型輸電、儲電設施的建設,與太陽能電池生產廠家一起,為上海先進制造業發展以及節能減排做出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