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控面板技術的應用發展趨勢
電容式觸控緊追在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4951.htm目前整合觸控技術的裝置相當多元,主要有手機、PND、游戲機、PMP…等多媒體或通訊周邊,現階段的應用仍以小尺寸為主流,大型觸控面板,反而在市場應用方面相對冷門。尤其是iPhone智慧手機,吸引人的操控體驗是觸控技術產品沖量的關鍵,而大尺寸產品,在Windows 7和微軟先前發表的Surface計算機技術,也將刺激中、大尺寸的觸控應用市場加溫。
現有市場需求以電阻式與電容式觸控2大應用為主,因電阻式觸控技術發展較成熟,但相對制品的利潤也較低,而其在多指觸控方面的技術實現有其限制,雖有廠商已針對多指觸控需求開發媲美電容式多指觸控的電阻式觸控技術,但技術的實現復雜度較高,應用市場也需要一段時間考驗。
電容式觸控技術,由iPhone大量使用造成全球關注與瘋狂,iPhone可謂是電容式觸控技術的最佳宣傳樣品,其多指觸控與順暢的操作體驗,更吸引不少觸控技術大廠紛紛投入預算,開發近似的多指觸控技術與關鍵零組件。
觸控技術多元
電阻式觸控其原理是由上/下2組ITO導電薄膜迭合,利用壓力致使電極出現導電現象,經由控制器偵測電壓變化計算觸點位置,完成整個觸點偵測過程,使用的關鍵材料即為導電薄膜,而使用薄膜的透明度,卻會讓顯示效果因此受到影響,但優勢是技術成熟、沒有專利負擔,成本也自然大幅壓低。
再觀察目前觸控技術市場,雖以電阻式觸控技術應用量最多,其余是熱門的電容式觸控技術,另有紅外線、超音波…等多元技術實踐模式,但紅外線與超音波技術都比較適合大屏幕應用,如數字廣告牌或電子白板…等觸控方式。先前也有略微提及Surface技術,這是以大型背投屏幕做出類似iPhone的多指觸控效果,其觸控面積可大到如同1張桌面,發展的觸控應用就更加有趣許多。
比較特別的是,觸控技術并不如處理器、內存、硬盤機這類科技,只要最新、最快、最大…等產品表現,都能取得一定的市場認同與市占。但觸控技術就相當不同,如果該技術無法滿足使用者習慣,也將影響該技術的成敗關鍵。
例如,以多指觸控見長的iPhone觸控技術,或許用于手機有其應用價值,但若應用在筆電中型屏幕尺寸的產品,可能多指觸控的產品功能需求相對變低許多,甚至,因應多指化操控所增加的零件成本,也會影響產品進入市場接受度。
電阻、電容技術不分軒輊
為了搶食觸控市場大餅,對觸控面板而言,仍占市場大宗的電阻式觸控技術,即便占有主場優勢,卻也不敢輕忽。以前電阻觸控技術在透光率、靈敏度、準確度與使用壽命…等多項性能表現重點上,都有著致命的限制與缺點,但為持續延續市場優勢,相關業者也開發出采非PE膜方式(玻璃)的電阻觸控模塊,在透光率、耐用度與準確度,因小小的材質改進而大幅改善原有技術限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