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無線技術降低醫療費用
低功耗藍牙技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4618.htm低功耗藍牙無線技術的微架構與上述Nordic半導體的nRF24AP1是相似的。藍牙低耗能規范詳細規定了一種短距離射頻通信技術,它的功耗超低,有一個輕型的協議棧,并且與藍牙無線技術整合在一起。(但是,有一點十分重要,必須指出,低功耗藍牙技術不會與繼目前的v2.1 + EDR標準或較舊版本的傳統藍牙芯片進行通信。傳統的藍牙芯片適合移動電話和個人電腦。它們之間要進行通信,就需要對藍牙芯片進行修改,增加一些電路和軟件,確保它與低功耗藍牙技術兼容。預計這個修改在“雙模式”器件中會是常見的,因為把藍牙低耗能加到現有藍牙器件中需要花費的力量是最少的。)整個規范目前正在起草,將在2009年下半年發布。
低功耗藍牙技術對功耗和成本進行了優化,提供緊湊的低成本、超低功耗(ULP)收發器,用于PUID(個人用戶介面設備,例如手表)傳感器,供體育、健康和保健、遙控器、近距離檢測、移動電話配件和人機介面設備(HID)這類產品使用。更重要的是,低功耗藍牙技術是開放的標準,鼓勵許多廠商生產這種芯片,確保有很多渠道供貨,而這些是衛生當局的要求。
根據藍牙技術聯盟關于單模式藍牙低耗能芯片的暫定數字,它有兩個特性滿足健康監測無線傳感器對超低耗的要求:對最大電流的要求不高和帶寬比較寬。藍牙技術聯盟說,在發射功率為0dBm時,這個芯片消耗的最大電流低于15mA(按照當局對免牌照的2.4GHz波段的功率限制,對于10m的距離是足夠的),在接收時,略低于15 mA。(見表1)。
此外,藍牙技術聯盟表示,藍牙低耗能芯片的帶寬為1Mbit/s。這個帶寬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因為,超低功率專利技術多年在現場使用的經驗顯示,對于藍牙低耗能無線技術所針對的應用,1Mbit/s是帶寬的最佳權衡結果。權衡是在發射功率和占空比之間進行的:發射功率隨著帶寬增大而上升;在數據量一定的情況下,占空比則隨著帶寬增大而降低。例如,藍牙低耗能芯片在運行速度為1Mbit/s時,工作在最大電流15 mA的發射時間只是工作在250kbit/s、發射電流為28mA的典型IEEE 802.15.4無線電通信設備的四分之一,就能把同樣數量的數據送出去。(當然,也有些低功耗、帶寬較寬的IEEE 802.15.4無線電通信技術可以使用。)
如果長時間沒有操作,它的射頻收發器便進入深度睡眠模式,可以進一步降低無線傳感器的功耗。雖然藍牙低耗能睡眠模式的數字還沒有公布,與Nordic半導體的類似超低功率射頻專利技術作一個比較,說明它在“待命”狀態大約消耗幾十微安,在深度睡眠狀態(或“關機”狀態),也許消耗900納安。這么小的耗電量足以使兩個AA電池持續使用幾個月或者幾年。(AA電池的自放電電流大約為1微安,由此就可以理解這點。 )
藍牙低耗能芯片能夠,例如每隔10ms醒來一次,聽聽是否有信號傳來(在很短的時間內消耗大約15毫安電流),然后回到深睡眠狀態,消耗的電流則保持在平均只有幾十微安。
把數據傳給醫生
低功耗藍牙技術超過其他無線技術而致勝的優勢在于如何把傳感器產生的數據傳送給醫生。這是因為傳感器能夠直接與無處不在的移動電話的藍牙芯片進行通信(假如手機使用增強型藍牙芯片,并按照前面說的低耗能規范設計)。移動電話就能夠作為人身上專門設計的傳感器個人局域網的主機,確保通信安全地進行。最重要的是,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個移動電話。
移動電話具有運算能力,這意味著傳感器能夠發送“原始”數據-因為移動電話可以進行所需要的任何計算-這簡化了它們的設計,并且省電。移動電話能把數據儲存起來,并且監視生命體征是否在規定的范圍之內。如果出現問題,移動電話會通過SMS自動地把警告信號傳送給醫生的移動電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