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元件/連接器 > 業界動態 > 我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尚難見好轉

        我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尚難見好轉

        作者: 時間:2009-04-22 來源:中國電子報 收藏

          今年企業出口面臨的主要困難依次是(按企業反饋占比)國際需求不振、客戶回款風險明顯增大、匯率風險加大、流動資金緊張等,同時國際競爭加劇、貿易壁壘和成本上升等也是企業關心的重點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3690.htm

          我國產品加工貿易受國際需求影響增加,壓力較大。加工貿易是我國產品貿易中的絕對主力,分別占到出口的65.4%和進口的47.9%,其生產全部面向國際市場,受國際市場需求變化影響顯著,特別是最近單月增速下降尤為明顯。基于加工貿易兩頭在外的特點,國際需求放緩是加工貿易出口增速放緩的主因,加工貿易所需料件的進口需求明顯減少,加工貿易進口也大幅萎縮。同時,前期加工貿易的快速增長更多的是由于國際加工制造產業向我國轉移、外商投資快速增長、產能大幅增加后產生了帶動作用,而目前這一帶動作用明顯減弱。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國家正穩步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包括調整加工貿易禁止類和限制類產品目錄,鼓勵加工貿易向中西部轉移,完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功能,這必將會起到穩定加工貿易增長的作用,但要恢復快速增長,則需要國際市場總體需求回暖的帶動。

          相關外貿政策的出臺將對保持外貿增長發揮重大作用。為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國務院已經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如提高出口退稅率(目前看退稅率仍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加快出口退稅進度,適當擴大中央外貿發展資金規模,穩步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改善金融服務,加大對外貿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改善出口企業融資擔保條件,抓緊健全出口信用風險保障機制,擴大信保支持國別范圍,增加對重點國別市場的信保額度等;擴大國內有需求產品的進口,增加先進技術、國內尚不能制造的關鍵設備和元器件的進口;在促進投資與貿易互動、提高貿易便利化等方面,陸續出臺相關政策。

          轉型升級、提高產品技術含量成為企業發展的共識。國際金融危機雖然給國內企業出口帶來負面影響,但由于我國產品具有價格優勢,并且市場存在剛性需求,因此在世界經濟下行的情況下,物美價廉的產品更具有競爭優勢。但這種優勢并不能保證貿易的持續增長,只是相對于其他國家的下降幅度要小一些。

          以美國為例,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的海關數據顯示,其產品進口分別下降17.5%、13.5%和24.5%,而自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的進口分別下降10.3%、7.3%和9.6%,可見自進口降幅遠小于平均降幅。

          著眼未來,隨著中國融入世界經濟程度的加深,我國產品并非僅靠價格和產能就可以占領更多的國際市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國內企業應加強內部管理和精簡支出,加大研發和市場開發力度,加強品牌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拓展流通渠道。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中國 機電 進出口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霄县| 沂源县| 杭州市| 醴陵市| 泸溪县| 铜梁县| 济阳县| 湘潭市| 涟源市| 平邑县| 博客| 九龙县| 叶城县| 宾川县| 申扎县| 英德市| 祁阳县| 安庆市| 渝中区| 甘洛县| 南召县| 双鸭山市| 朝阳县| 宜良县| 克东县| 建水县| 松原市| 嘉义县| 淅川县| 思茅市| 二手房| 福清市| 松原市| 微山县| 保靖县| 六盘水市| 宽城| 略阳县| 合水县| 永宁县| 新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