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借奧巴馬探討太陽能產業制勝法寶
那么光伏企業要穩定硅材料供應可以通過什么途徑呢?概括而言,可以有兩種主要的方法:一種方法是與上游企業合作,例如簽定長期訂價協議以確保未來的原料供應;另一個方法是根據企業策略涉足上游業務。以日本夏普為例,它以企業的長線策略及利用自身的實力去發展上游業務,在2007年于日本富山設置廠房生產硅材料,同時,它于2006年通過住友商事株式會社與上游的龍頭企業挪威REC簽訂了長達6年的硅片供應合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3586.htm增加產能和銷量
有了足夠及穩定的原料供應之后,就要積極擴充產能,以確保有足夠的制成品應付龐大的市場需求。各光伏企業都在擴大生產線,當中以中國尚德電力的成績最為顯著:2003年光伏電池年產能是30MW,預計到2010年,年產能將達到1000MW,相當于65%的年復合成長率。尚德在2001年成立,2004年年產量達世界10強,2005年達到世界第8,到了2006年更躍至全球第4!在短短的4年間,尚德從1家小型中國光伏電池企業變成世界頭五大產量的公司,并銷售到世界不同的國家及地區。
產能增加的下一個環節便是增加銷售。傳統上光伏企業會加強對模塊供貨商、系統供貨商、分銷商及建筑承辦商的溝通,以了解市場的需要及增加銷售的渠道。但我認為,光是這樣做其實并不夠。由于光伏發電的觀念在生活上并未完全普及,所以在現有的需求當中增加銷售只是一項被動的策略,光伏企業要主動增加消費者對光伏發電的需求才是行業的本質。
怎樣才算是增加消費者對光伏發電的需求呢?我們知道光伏概念在人們生活中并未完全普及,所以企業的策略也就順理成章地是使消費者知道并享受使用光伏發電的益處。透過各國政府的政策及補貼計劃,大企業進行大型光伏發電系統的安裝,舉辦公開講座,擴大光伏發電的應用,使消費者無論在家中、工作的地方、消閑娛樂場所都能享受光伏發電的好處,使光伏發電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不論各大企業的重點放在哪里,我們不難發現它們的目標都是提升技術,降低發電成本。而且由于第一代的光伏電池(以晶硅為材料)的成本下調空間有限,我們預料光伏電池的發展路向將會是以薄膜技術為重心,把光伏技術的應用無限擴大。
除了提升技術外,光伏電池企業都應該執行相應的供應鏈策略去迎合市場的需要。通過長期合約或自身的發展向上游業務鞏固原材料(硅材)的供應,確保硅材料源源不絕之后再配合增加光伏電池產能,利用各國政府對光伏產業的優惠政策,增加大眾對光伏發電的認識以增加對光伏發電的需求,從而把光伏發電帶到日常生活的每一點一滴當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