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家企業暗戰敦煌全球最大光伏項目
在甘肅敦煌市西部的一片沙漠中將建起一座我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2453.htm據記者從敦煌市發改委了解到,這個規模在10兆瓦的太陽能電站,是我國政府批準的第三個太陽能電站示范項目,另外的兩個是255千瓦的內蒙古鄂爾多斯項目、1兆瓦的上海市崇明島項目。
而這個即將在3月20日公開招標的10兆瓦、投資僅在5個億的項目卻引來了全國50家光伏企業的爭奪。“國企有華能、華電等五大發電集團、也有無錫尚德等民企,甚至也吸引了德國與丹麥外資企業。”3月11日,敦煌市發改委能源處主任趙平乾對記者說,競爭之激烈出乎他們的預料。
這么多家企業為什么會爭奪敦煌這一個投資額并不大的太陽能發電站項目?業界人士認為,敦煌項目采取特許經營權的方式,國家發改委有一系列政策確保該項目的盈利前景。“這個項目可能為下一步國家制定光伏發電政策時提供依據。誰獲得了這個項目,也就意味著在未來獲得了政策和經驗等方面的先發優勢。”業界人士說,這一項目的成行也許將真正激活光伏發電的國內市場,改變其兩頭在外的格局。
特許經營試驗田
太陽能發電需要充足陽光。
敦煌市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年平均日照時數達3362小時,沙塵天數少,地勢平坦開闊,被稱為中國太陽能的黃金地帶。
“敦煌有豐富的太陽光資源和便利的電力輸送條件,能保證較大的電力負荷和光伏并網發電系統,是‘中國大漠光電工程’規劃的理想區域”。趙平乾對記者說。在他看來,這個項目的影響不僅在于敦煌和甘肅,更重要的是,將帶動西部其他省市的太陽能發電項目的發展,從而提升我國的太陽能發電產業的整體水準。
不過,這個項目也曾經一波三折。
據當地發改委人士向記者透露,此項目最早在2004年9月由甘肅省發改委牽頭提出,并通過了《敦煌8兆瓦并網光伏發電系統建設預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會,最初把它的規模定在8兆瓦。而后在2006年的時候,來自北京的中濠新能源投資公司開始介入這個項目,在和敦煌市協商后,把8兆迅速提到了100兆的規模,投資由不到5億元提高到了60億元。
“后來才發現這是一場騙局,這個公司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錢來做,在雙方投資意向書簽了兩年都沒有開始建設,于是在去年,我們決定重新通過公開的方式在全國招標,規模也確定在10兆瓦左右。”上述知情人士對記者說。
而國家能源局也對這個項目異常重視,對該電站的招標過程提出了詳細的要求。
在記者獨家得到的一份國家能源局對此項目的復函(國能局綜函(2008)70號,以下簡稱《復函》)中表示,同意采取特許權招標方式建設敦煌10兆瓦并網光伏發電示范工程,并規定,該項目的光伏發電設備選型由招標選中的投資者決定,在通過公開招標選出投資者后,競標勝出方擁有25年的特許經營權,需在18個月內將此項目建成,否則合同將自動解除。光伏電站建成后的可用電量全部由所在地電網企業收購,其中差價由國家主管部門對電網企業以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予以補償。
該復函還設立了最高的限價。《復函》規定,投標的價格不得高于每千瓦時4元,在中標之后的25000小時以內的上網電價都將按照投標價格執行,而過了25000小時以后的上網電價則需向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核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