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CB1FL02G的T5 14W 4燈管電子鎮流器設計(07-100)
電壓預熱輔助電路的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1991.htm 對于電壓型預熱電路來說,先前文獻較少提及其設計過程。其實當理解了其工作原理之后,設計就變得簡單了。圖1中T1、L21、C21和上管燈絲構成了一組電壓型輔助預熱電路,N2是諧振電感T1的副邊,并且按照N=N1:N2的關系耦合到了電感上的電壓。在預熱階段,半橋諧振電路以預熱頻率工作,電感上感應的電壓被耦合到了預熱電路上,用來加熱燈絲。一般選擇L21和C21的自然諧振頻率等于預熱頻率,所以燈絲上的電壓就是N2上的電壓。點燈后,正常工作頻率會遠低于預熱頻率,此時L21和C21呈現高阻抗,從而截斷了燈絲的預熱電流。所以假設預熱時燈管電壓VPH要求在70V,則預熱頻率fPH為:
ωPH=2πfPH,照此預熱頻率,可以選擇C21=22nF,則電感L21:
在預熱狀態下,流過燈絲的電流IF就完全由匝比N來決定了。假設燈絲阻抗為RF,則
燈絲阻抗是一個變值,對于T5 14W的燈來說,冷態阻抗在10歐姆左右,加熱后會升到40歐姆以上。由此公式,可以畫出燈絲電流隨匝比N和電阻RF變化而變化的曲線,見圖4。
圖4 燈絲電流隨燈絲電阻變化和匝比N變化的曲線
從T5 14W燈管的規格中可以了解,燈絲的預熱能量E需要滿足下式:
其中Q是把燈絲加熱到適當溫度的初始能量,在這里是0.9J;P是為了在預熱時間t內維持此溫度,所需要的燈絲功率,這里是0.75W左右。根據熱態與冷態燈絲阻抗Rh/Rc要在4~6之間的規定,預熱時的燈絲電阻可以選為冷態的4倍,對于T5 14W燈而言也就是40Ω。從圖4中可知,選擇N=40,在40Ω時的預熱電流是0.14A左右,可以滿足預熱要求。由此T1副邊繞組N2可以定為3匝。
在電路中C24和C34是作為輔助啟動電容,來確定燈管啟動順序和降低啟動電壓的。由于電容電壓不能突變,所以與其并聯的上燈管會后于下燈管而點亮。其容值必須要遠小于諧振電容C20和C30,以免影響諧振工作點。在這里我們選擇1600V,330pF的薄膜電容。
這樣,我們就確定了此T5 14W 4燈管電壓型預熱鎮流器的主要參數。其余參數的設計可由芯片數據手冊中的參考設計來得到,此處不再贅述。
電子鎮流器相關文章:電子鎮流器工作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