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趨向網絡化集成化 推廣應深入行業
隨著MES(制造執行管理系統)概念的提出及技術的發展,許多國際組織都對MES的功能和模型進行了定義和描述,由美國國家標準局(ANSI)及儀器、系統和自動化協會(ISA)共同發起制定的ISA-95標準已得到多個國家的認可,正在發展成為國際標準,并被多家知名MES廠商采用。MES的技術發展幾個關鍵點是:建立在ISA95標準上、易于配置、易于變更、易于使用、無客戶化代碼、良好的可集成性以及提供門戶功能等等,其主要目標是以MES為引擎實現全球范圍內的生產協同。那么,目前MES呈現出哪些主要發展趨勢和瓶頸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1903.htm向網絡化、集成化發展
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以及經濟發展步伐的加速,企業逐漸由過去單個工廠變為目前多個分屬異地的工廠進行分工協作、協同生產。那么,如何將這多個工廠進行統一的進度管理、實績管理、質量管理?如何將各個工廠的實績報告都作為一個虛擬工廠進行統一處理?隨著資本市場的活躍度增加,通過并購重組后的集團化公司越來越多,在一體化管控模式下,如何實現這些集團公司進行屬地化制造?MES如何發展才能解決上述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MES必須支持網絡化協同制造。”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資深技術總監畢英杰指出了MES的主要趨勢之一。其實,早在2004年5月,MESA(美國MES協會)就提出了協同的制造執行系統(c-MES)的概念,指出c-MES的特征是將原來MES的運行與改善企業運作效率的功能和增強MES與在價值鏈和企業中其他系統和人的集成能力結合起來,使制造業的各部分敏捷化和智能化。“下一代MES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支持生產同步性,支持網絡化協同制造。它對分布在不同地點甚至全球范圍內的工廠進行實時化信息互聯,并以MES為引擎進行實時過程管理,以協同企業所有的生產活動,建立過程化、敏捷化和級別化的管理,使企業生產經營達到同步化。”浙江中控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行業技術總監周德營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互聯網在MES中的應用是大勢所趨,尤其是在集團型企業,應用將更廣泛,便于遠程監控。”北京和利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邵柏慶也這樣認為。
既然承擔起承上啟下的功能,MES免不了與其他系統進行集成。目前MES另一個最大的發展趨勢就是更強的集成化。“MES處于企業的中間層,這就決定了它需要與諸多外部異構系統進行集成,對信息進行高度整合,協同各系統完成生產操作,同時業務上又要對人、機、料進行全面集成和協調。這使得MES成為企業跨越自動化和信息化層,實現生產管理和支撐的系統。”西門子工廠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勁松向記者表示。由此可見,新型MES系統的集成范圍更為廣泛,不僅包括制造車間本身,而且覆蓋企業整個業務流程。那么,這種高度集成又該如何實現呢?“通過建立能量流、物流、質量、設備狀態的統一工廠數據模型,開發模型維護工具,使數據適應企業業務流程的變更或重組的需求,真正實現MES軟件系統的可配置。在集成方式上更為快捷方便和易于實現,通過制定MES系統設計、開發的技術標準,使不同軟件供應商的MES構件和其他異構的信息化構件可以實現標準化互連與互操作以及即插即用等功能,并能方便地實現對遺留系統的保護。”浙江中控軟件技術有限公司MES事業部副總經理趙路軍向記者表示。隨著企業的發展,MES從基于預先設定的程序進行開發、定制的軟件系統,發展成基于MES標準平臺來構建用戶解決方案,這樣既能滿足根據用戶特點實現客戶化,可靈活擴展,易實現集成的特性,又能夠實現不同廠商間系統的集成以及對原有系統的保護。因此,基于SOA的體系架構以及平臺化都將在MES中得到體現。
行業性成推廣難點
眾所周知,MES不同于一般商品,它提供更多的是框架式的或半成品式的產品。霍尼韋爾(中國)高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林立敏表示,MES與業務流程關系密切,而不同行業、同一行業的不同企業之間在業務方面都可能千差萬別。因此MES產品必須根據企業的具體需求做一些定制,才能真正滿足企業的需要。而這種行業性與特殊性恰恰成為MES推廣過程的需要攻克的最大難點。MES產品是否能體現行業的要求?開發時是不是真正根據典型的行業需要來做的?產品在應用中是否得到行業的檢驗?MES實施人員是否具備相關行業背景,具備豐富的實施經驗?因此,對于MES提供商而言,最重要的是,具備深厚的行業背景,保證MES真正體現行業最先進的管理理念,并能培養出經驗豐富的人員,幫助客戶實現預期目標。
“MES供應商應在提供MES平臺軟件的同時,提供行業應用模塊。”羅克韋爾自動化信息解決方案中國區業務經理楊磊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李勁松也表示,為了迎接這一挑戰,企業需要對行業充分了解,建立行業知識庫,并通過打造靈活的、強壯的MES平臺軟件,重用行業知識來構建適應面向行業的解決方案,為各行業客戶貼身實施MES系統。為此,西門子提出了庫的概念,即將組件、模型與生產操作邏輯都儲存在可再利用的多級庫中。可再利用的多級庫包括跨行業的基礎庫,行業專用庫,客戶專用庫等,以此來減少項目的成本和風險,保護客戶的投資。羅克韋爾自動化的MES平臺,也同時提供了制藥、消費品、汽車等不同行業的應用模塊。這些模塊可以按用戶需求插接到平臺上,而平臺提供了公用服務、整體開放性、伸縮性。
企業觀點
Camstar Systems亞太區總經理Manash Chakraborty
初期的MES系統,就像以往的MIS(管理信息系統)系統一樣,屬于按照一定需求個性化開發的、獨立的系統,缺乏對各模塊之間信息集成的整體考慮。因此,在這種背景下,美國著名研究公司AMRRESEARCH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了MES系統的概念。同時,在ISA-95.00.03標準中已建立了MES制造作業模型。CamstarSystems公司的MES產品具有下列特點:系統100%網頁客戶端;系統的架構專為多工廠,供應鏈協同制造設計;系統采用最先進的軟件和硬件架構技術。此外,CamstarMES具有豐富的開箱即用功能,能夠快速系統上線。
西門子工廠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勁松
西門子的MES平臺軟件就是將模塊化組件技術應用到MES的系統開發中,基于面向對象的技術,全面支持SOA(面向服務的架構)。通過建模(生產模型和產品模型)的思想,對工廠的物理布局、邏輯規則和產品規范進行描述,將實際工廠“搬到”計算機中,從而實現對其生產的管理。能夠實現客戶化、可重構、可擴展和互操作等特性,能方便地實現不同廠商之間的集成和原有系統的保護,以及即插即用等功能。
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資深技術總監 畢英杰
寶信MES主要面向鋼鐵行業。產品具有以下特點:1。實現了整個工廠上下游關聯工序的橫向緊密集成。通過在線作業計劃和生產調度的管理、質量跟蹤控制等功能,以及全過程的一體化的產品和質量設計、計劃編制和物流調度,完成對從訂單下達到產品完成的整個生產過程的優化管理。2。實現了從企業經營的層面“由頂向下”縱向“管控一體”系統的構建。3。實現了工序成本的動態優化控制。通過分析各類成本信息,發現成本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并促進成本目標的持續改善。4。實現了適應柔性制造。對制造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突發事件能夠柔性應對。
北京和利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邵柏慶
北京和利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推出了面向流程行業生產管理的HiMES系統。這一系統基于 DCS、PLC、SCADA、企業電站控制等系統中的大量的生產實時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的收集、存儲、加工分析、傳送和應用,為企業的生產管理提供有效的手段。同時,該系統可以與ERP、MRP、SCM等上層管理系統無縫連接,為這些系統輸送基于實時數據的綜合生產信息。系統不僅僅是實時數據的上傳,其更大的價值在于結合不同行業的生產特點對這些數據的整合與應用,為企業提供一套完善、實用的生產管理工具,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管控一體化”。
浙江中控軟件技術有限公司MES事業部副總經理 趙路軍
中控軟件為石化、化工、冶金、造紙等流程工業企業提供了完整的流程工業MES解決方案——— MES-Suite。MES-Suite,采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信息技術、軟件技術和監控技術,幫助用戶實現對企業“人、機、料、法、環”的跟蹤、計量、調度、分析、核算管理,通過建立物料流、信息流、資金流“三流合一”的信息集成平臺,實現現場監控可視化、業務調度最優化、能量使用有序化的目標。MES-Suite對提高企業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消耗具有重要的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