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用內部邏輯分析儀調試FPGA(08-100)

        用內部邏輯分析儀調試FPGA(08-100)

        —— Effectively using internal logic analyzers for debugging FPGAs
        作者:Brian Caslis 萊迪思半導體公司 時間:2009-02-25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推動調試技術改變的原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1697.htm

          進行硬件設計的功能調試時,的再編程能力是關鍵的優點。CPLD和早期使用時,如果發現設計不能正常工作,工程師就使用“調試鉤”的方法。先將要觀察的FPGA內部信號引到引腳,然后用外部的捕獲數據。然而當設計的復雜程度增加時,這個方法就不再適合了,其中有幾個原因。第一是由于FPGA的功能增加了,而器件的引腳數目卻緩慢地增長。因此,可用邏輯對I/O的比率減小了,參見圖1。此外,設計很復雜時,通常完成設計后只有幾個空余的引腳,或者根本就沒有空余的引腳能用于調試。

         

          圖1 Lattice FPGA的LUT/可用I/O

          第二,現在設計的復雜性經常需要觀察許多信號,而不是幾個信號。常用的技術是實現較寬的內部總線,以便在較大的FPGA中達到高的系統吞吐量。如果懷疑內部的32位總線里有壞的數據,則難以用幾個I/O引腳來確定問題所在。

          第三,通常需要在系統中測試復雜的功能。在這種情況下,在系統中調試時訪問一些I/O也許是有限的。新類型的包還限制訪問FPGA引腳。系統速度也是個問題,因為探針的連接可能會引起性能或者噪聲信號降低。

          最后,推動FPGA調試方法改變的關鍵因素是有了新的工具,這些工具采用 內部或者嵌入式

          擁有這些工具可得到最佳的結果,而不是用與先前工具相同的方法。資源、靜態參數和動態參數通常約束了內部和外部邏輯分析儀。本文對這兩種類型工具的約束進行了比較,考察如何最佳地利用內部邏輯分析儀。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雅安市| 澳门| 涡阳县| 西安市| 全州县| 湘潭县| 于田县| 嘉荫县| 桐梓县| 大兴区| 无锡市| 浏阳市| 彭山县| 博湖县| 合肥市| 淅川县| 洪湖市| 盐池县| 九寨沟县| 温州市| 和平县| 亳州市| 林西县| 惠安县| 手游| 大邑县| 尚志市| 额敏县| 高州市| 汪清县| 安康市| 绥芬河市| 乌拉特后旗| 临潭县| 卢湾区| 巴塘县| 印江| 乐清市| 南靖县| 桐梓县| 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