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創新星光閃耀中國芯
1999年,我國芯片產業正處在一個亟待取得突破的歷史階段,在國家信息產業部的直接領導下,在財政部、發改委、科技部、商務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中關村管委會等有關部門的大力幫助下,由多位來自硅谷的博士企業家在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創建了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啟動并承擔了國家戰略項目——“星光中國芯工程”,致力于數字多媒體芯片的開發、設計和產業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1024.htm經過10年的持續創新,中星微已經占據了全球PC圖像輸入領域60%以上的市場份額,基于在PC圖像輸入芯片領域的積累和7大核心技術的突破,中星微電子已經成長為全球為數不多的一家具有全線手機多媒體芯片產品的半導體公司,能以完備的產品線滿足客戶對手機多媒體芯片的任何差異化需求。中星微電子已經成功打入Samsung, LG等國際一流廠商的手機客戶中,并占有國內手機音頻、視頻多媒體芯片80%的市場份額,國內所有品牌手機廠商全部采用了中星微電子的移動多媒體芯片。“星光一號”在互聯網和PC的平臺上開辟了可視通訊的應用,“星光移動”又打開了移動可視通訊的大門。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堅持核心技術,堅持走產業化之路,是中星微電子能夠在短短10年時間里,實現中國無芯歷史突破,不斷取得“星光系列”、“星光移動系列”全球銷量累計突破一億枚歷史突破的指導思想,中星微電子的成功,為我國高科技企業如何實現核心技術產業化提供了重要借鑒。” 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夏穎奇說:“中星微是中關村發展20年的一個縮影,也是中關村精神的代表。”
在“星光中國芯工程”十年成果與展望報告會后,本刊記者對“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中星微集團董事局主席鄧中翰博士進行了專訪。
《中關村》:中星微電子“星光移動”手機多媒體芯片全球銷量突破1億枚大關,是繼2006年“星光”數字多媒體芯片全球銷量破億后的又一次歷史突破,同時也標志著中關村高科技企業產業化成就又有了新的突破,請介紹一下這個過程。
鄧中翰:從2003年開始,中星微電子就基于在PC多媒體領域的芯片研發經驗,將業務拓展到移動多媒體芯片領域,開始在移動領域研發布局,并于2004年研發出“星光移動一號”,以硬件的方式開辟了手機64和弦悅耳鈴聲的新應用時代,迅速被聯想、TCL、等國內外幾十家手機廠商最新產品采用。隨后,中星微電子相繼研發出“星光移動”系列多媒體芯片,被三星、LG、中興等國內外領先手機廠商大規模采用。
2004年,憑借在移動數字影像、寬帶數字多媒體通信、數字多媒體芯片領域,尤其是在PC圖像輸入技術的國際領先地位,中星微電子作為唯一的中國芯片企業加入了由歐洲的諾基亞、飛利浦、西門子、阿爾卡特、ARM等公司等參加的國際移動行業處理器聯盟(MIPI),以科技合作為基礎,共同推動全球3G數字多媒體終端的標準化,并使中星微電子的技術為多家國際知名手機品牌采用。
同年,以信產部電信研究院、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普天,華為、中興和中星微電子等九家國內移動通信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機構及企業共同在京成立MMTA(移動多媒體技術聯盟)。MMTA將國內多個產業環節的力量集結在一起,強強聯合,共同促進移動多媒體行業的研發和產業化。MMTA與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化局(ITU-T)正式建立了合作關系,不僅開創了國內標準組織與世界一流電信標準組織合作的先河,更為進一步推動中國電信應用標準和國際電信應用標準接軌,推動中國移動多媒體產業鏈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
繼中星微與微軟2003年組建“微軟-中星微多媒體技術中心”后,雙方于2007年5月再次簽署合作備忘錄,宣布“微軟-中星微多媒體技術中心”將繼續深化雙方在數字多媒體應用領域的合作,并將合作拓展至移動多媒體領域。
2008年,中星微電子宣布推出其最新的高性能應用處理器Vinno-III (VC0818) 和基于Windows Mobile、Linux操作系統的開放式移動平臺Vinno-III-Win和Vinno-III-Linux,新的應用處理器和開放式移動平臺的推出,顛覆了傳統手機芯片“基帶芯片+協處理芯片”的構架模式,以強大的開放性和通用性提供多種多媒體應用需要,旨在降低智能手機的成本,推動智能手機的進一步普及。
近幾年,中星微通過在手機多媒體芯片技術上的自主創新,不斷推出創新產品,加強并深入移動產業鏈間的協作,取得了今天“星光移動”手機多媒體芯片全球銷量突破一億枚的成績。這無論對于中星微10年的發展歷程還是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同時這也說明了國內外市場對于中星微電子的創新產品、對于中國創新企業的肯定。
《中關村》:中星微產品線分布在移動多媒體的哪些領域?中星微在此領域的地位和貢獻有哪些?取得了哪些突破?
鄧中翰:目前,在移動多媒體領域,中星微產品線已覆蓋音頻、視頻、應用處理器、開放媒體平臺,成為中星微繼PC數字多媒體芯片之后的第二大支柱產品線。自2004年“星光移動一號”實現了手機64和弦鈴聲的應用開始,中星微“星光移動”手機多媒體芯片先后實現了手機音視頻功能的集合,并采用可重組多媒體架構,大大減少了產品更新換代需要的設計時間,其在低功耗方面的優異表現,更能滿足移動產品的要求。
2008年具有高性能的應用處理器和開放式移動平臺的推出,掀起了手機架構新一輪的革命,顛覆了傳統手機芯片“基帶芯片+協處理芯片”的構架模式,獨立控制手機多媒體功能運作,為國內智能手機的進一步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不僅提升了智能手機的性價比,更以強大的開放性和通用性提供多種多媒體應用需要。
經過近5年在移動領域的深入研發,中星微已經成功打入Samsung, LG等國際一流廠商的手機客戶中,并占有國內手機音頻、視頻多媒體芯片80%的市場份額,國內所有品牌手機廠商全部采用了中星微電子的移動多媒體芯片。經過9年的持續創新,中星微已經占據了全球PC圖像輸入領域60%以上的市場份額,基于在PC圖像輸入芯片領域的積累和7大核心技術的突破,中星微電子已經成長為全球為數不多的一家具有全線手機多媒體芯片產品的半導體公司,能以完備的產品線滿足客戶對手機多媒體芯片的任何差異化需求。
《中關村》:目前金融危機成為熱點,請問對于走國際化路線的中星微是否會有影響?我們如何應對?對國內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如何度過這個“冬天”你有什么建議?
鄧中翰:全球經濟蕭條局面對于中國的制造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對于中小企業而言,要想在市場“寒冬期”保持穩定發展或者取得更大的發展,首先要以持續創新為本。在經濟低迷期,市場上流通的大部分產品處于滯納狀態,更需要新技術和新產品來喚醒市場的活力。此時專注于技術和產品創新,一旦市場回暖,也就最先獲得了突破機會,搶占到了市場的制高點。
對于中星微而言,首先,多年來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個雄厚的資金保障體系,在這個“寒冬”保證擁有充足的現金。其次,中星微注重多元化的戰略布局:第一,產品的多元化。中星微如今形成了 PC攝像頭、移動、消費類電子及安防監控四條產品線的多元化發展,給中星微提供了抵御市場風險的強勁能力。第二,客戶層次多元化。我們的客戶包括索尼、三星、飛利浦、LG等國際知名公司,同時還為國內的華為、中興、波導等眾多手機廠商提供手機多媒體芯片。第三,銷售地區多元化。多年來,我們的產品銷往歐、美、日、韓等16個國家和地區。通過產品多元化、客戶多元化和銷售地區多元化,中星微形成了一個非常完善的戰略布局。通過這樣的布局能夠有效地抵御金融風險給國際市場需求以及電子產業、半導體產業帶來負增長和負面的沖擊。再次,中星微在這樣低迷的環境下不會局限于短期利益而停止創新科研和尋求市場契機的步伐。在這段時間里,我們會繼續苦練內功將資本投入到人才吸納和培養、科研技術等方面,尋找新的項目和新的市場去發展,這樣才能平穩健渡過“寒冬期”,迎接春天的到來。
《中關村》:中星微未來的突破點在哪里?
鄧中翰:10年來,中星微始終圍繞數字多媒體芯片的核心技術,推動終端市場多元化發展,集中在PC、移動、監控、消費電子等領域深度開發,挖掘市場需求,以創新技術不斷填補市場空白。隨著三網融合步伐的加快和中國3G標準的日益完善,數字多媒體技術將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中星微的產品線已經延伸到高端智能監控和高清數字化、網絡化、普及化的技術創新,為我國的安防監控提供技術方案和有力保障。中星微經過在PC領域取得成功之后,又在手機的領域取得了成功。目前又把我們的自主核心技術和應用推廣到需要更廣泛普及的安全監控領域中去。我們不難看到,在PC和手機進一步普及的今天,數字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了。
中星微經過九年的創新發展,使得我們的技術不僅在實驗室里取得成功,同時走進了無數臺的電腦和手機,以及公共監控等領域里面。未來,中星微將一如既往堅持自主創新,推動產品的更新換代,以自主核心技術推動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