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全球太陽能產業發展蒙上陰影

        全球太陽能產業發展蒙上陰影

        作者: 時間:2008-12-26 來源:國際新能源網 收藏
          據國際新能源網報道,如果最近5年發展景氣標志著全球性產業的形成,那么下一年代中期應該說是它的成熟期。但是,由于經濟危機和信貸緊縮,從到屋頂光伏裝置的需求明顯下滑,預期設施價格進一步下跌,特別是人們對太陽能的產業投入日益謹慎,因此,全球太陽能產業發展前景蒙上了陰影。 
           
          生產太陽能片的江西賽維LDK公司董事長彭小峰最近在訪問歐洲時說,許多項目被延遲,直至今后兩三年或更長。 
           
          自2004年以來,全球太陽能產業大約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長,但市場分析人士預測,2009年太陽能設施整體需求增幅將減慢至15%。2009年,世界光伏發電產品市場需求基本穩定,而屋頂太陽電池板的價格或許下挫三分之一。西班牙和德國作為光伏發電產品的兩大市場,為了推動產業發展,前不久調整了相關補貼。歐洲光伏產業協會(EPIA)秘書長艾德·杰曼爾稱,太陽能產品已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 
           
          全球太陽能產品主要生產商的銷售境況說明了事情的殘酷性。今年,中國尚德公司和德國Q-Cells公司的產品訂單快速回落。然而,業內人士仍看好太陽能產業的長期遠景,以后12至18個月里電池板價格的下跌,使太陽能成為更具吸引力的可再生能源。Navigants能源咨詢機構估計,世界太陽能發電規模將由2008年的3000兆瓦增長到2012年的15000兆瓦,相當于19個燃煤電廠發電量。 
           
          在太陽能行業,世界上精明的投資者大多集中注意歐洲和亞洲地區。20世紀70年代,美國引領了太陽能行業的潮流,但現在幾乎是歐洲和亞洲人的天下,特別是德國和中國,在致力推動太陽能發電技術進步后,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根據花旗集團提供的資料,在全球太陽能設施需求方面,德國占38%,西歐其他地區約占37%,中國占11%,美國占9%。國家補貼、冒險資本和市場融資的幫助造就了一批著名公司,如中國尚德公司、德國Q-Cells公司、挪威可再生能源公司和臺灣茂迪(Motech)公司。可是,這些著名公司同樣逃脫不了世界經濟危機的牽涉。
         
          太陽能設施需求狀況,也可從主要材料的價格變動中看出景氣度在下滑。多晶硅2004年價格為每千克450美元,目前為200美元,預計2009年底僅為120美元。朱共山領導的中國江蘇中能光伏集團(GCL)有望在2010年時成為世界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商,屆時產能可達到24000噸,遠高于目前的3000噸。


        關鍵詞: 太陽能 多晶硅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融水| 河西区| 邓州市| 方正县| 昭平县| 万荣县| 周口市| 陈巴尔虎旗| 芜湖市| 阜城县| 昭觉县| 鹤山市| 衡水市| 田阳县| 吉木萨尔县| 三门县| 右玉县| 威海市| 日喀则市| 紫阳县| 鲜城| 晋中市| 沙田区| 黑龙江省| 蚌埠市| 潞城市| 安康市| 筠连县| 黄平县| 上杭县| 东海县| 巩留县| 阳朔县| 苗栗县| 江安县| 长海县| 遵义县| 辽中县| 田林县| 新宾|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