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產業進入低潮期 臺灣面板廠欲整合

        產業進入低潮期 臺灣面板廠欲整合

        作者: 時間:2008-12-16 來源:semi 收藏
          據臺灣自由時報報道,發展迄今大約十年,每次產業低潮期都是促成合并或合作案最佳的時機,不過這一次因為遭遇的是全球經濟因素,并非單純供需問題,且面板最大應用—滲透率已達五成,除了之前群創與傳出合作遭否認外,似乎無聲無息。

          不過法人圈私下還是有不少評估,其中,友達配被視為超級無敵組合,但難度太高,雙方企業文化差距大,整合不易。也有法人突發奇想,臺灣廠也許可以在十代線以上合作,則投資風險可以分散;更有法人認為,在中國大陸政府也希望發展下,臺灣面板廠與中國大陸面板廠之間的合縱連橫,也是可行方法之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0238.htm

          只是,主管之前也表示,目前臺灣面板廠最大的問題是需求從何而來,擴大出海口才是重點,產能反而是其次。即使與中國大陸方面可以合作,業者亟欲爭取的也是中國大陸下游的品牌業者。

          不只法人想辦法為臺灣面板廠找出路,市調機構工研院IEK經資中心也極力勸退臺灣面板廠在八代線之后不要再冒然投入十代線,原因無他,十代線以上生產線鎖定的是50英寸以上的市場,第一,臺灣廠沒有強勢國際品牌當后盾,第二,50英寸以上市場規模是不是夠大? 拓墣更在日前提出臺灣面板廠正面臨四重困境,一、需求急凍,臺灣廠減產無濟于事,今年第四季供給剩余仍達7.2%;二、臺灣廠主力產品顯示器面板在2008下半年首度出現需求負成長;三、日韓產能利用率維持95%左右,友達、奇美電卻僅存六成;四、日韓TV品牌廠商抽單,采用自家TV面板,臺韓TV面板差距擴大到3:5,臺灣廠競爭優勢日益滑落,虧損日益擴大。

          拓墣產業研究所研究員李秋緯表示,臺灣廠應搶攻50英寸以上TV面板,并且強化集團自有品牌策略,才有機會擺脫虧損惡夢。問題是集團自有品牌正是臺灣面板廠最弱的一環。

          不過,李秋緯指出,40英寸以下液晶電視面板在第四季多以低于現金成本價,賣一塊虧一塊,反而40英寸以上還有一定利潤,且根據調查,北美地區在沒有金額限制下,購買50英寸液晶電視意愿仍高,李秋緯認為,臺灣廠應該積極爭取50英寸以上液晶電視訂單,如此才可有效消化面板產能并減少虧損。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田县| 江达县| 安阳市| 古蔺县| 五家渠市| 安图县| 庐江县| 松潘县| 花垣县| 揭阳市| 桃江县| 兰溪市| 新昌县| 麻栗坡县| 乳山市| 余姚市| 靖西县| 新绛县| 嘉禾县| 谢通门县| 南华县| 清水河县| 尼木县| 英吉沙县| 盖州市| 金川县| 万源市| 黄大仙区| 兖州市| 平南县| 赤壁市| 惠来县| 洱源县| 达州市| 沙洋县| 二连浩特市| 吴堡县| 松溪县| 凌海市| 黄大仙区| 沙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