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專題 > 谷歌Android平臺引爆手機軟競爭

        谷歌Android平臺引爆手機軟競爭

        作者: 時間:2008-11-17 來源:通信產業報 收藏

          9月23日,首款基于(Google)平臺的智能手機HTCG1在美國正式發布,這意味著互聯網巨頭正式涉足手機產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9571.htm

          該款手機由臺灣手機廠商HTC生產,并由德國電信的美國分公司T-MobileUSA負責銷售和推廣。據介紹,該款手機簽約兩年的售價為179美元,比3G版iPhone最低價還低20美元。

          雖然在手機產業完全是個“新人”,而在手機中,谷歌也僅僅扮演著了手機平臺的主導者的角色,但這種主導手機“軟”競爭的策略卻已經表現出谷歌對整個手機產業現狀的深刻理解。

          谷歌的手機路

          事實上早在三年前,谷歌就已經開始密謀進入手機市場的契機,再三考慮之后,最終沒有選擇直接介入手機生產環節,而是選擇了開發一款手機操作系統。其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把其自身在傳統互聯網的優勢向移動互聯網轉移,同時避開不擅長的手機生產設計環節。這種介入模式讓谷歌避開了產業蕭條的影響。

          以今年上半年為例,受全球經濟大蕭條影響,絕大多數手機制造企業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虧損困境,甚至連目前市場占有率第一的諾基亞不例外的出現利潤下滑61%。“而這種經濟大蕭條對于不沾制造業的谷歌卻似乎沒有產生影響。”宇龍酷派總裁助理劉東凱分析說,“而今介入手機產業同樣不沾制造業的策略也將減小谷歌在未來手機業內的市場風險。”

          正因為如此,谷歌手機憑借其創新性擺脫了傳統手機的模式,在今年以來低迷的手機產業中,依然被業界看好。從谷歌的布局來看,其真正“夢想”是將打造成一款全球通用的操作系統,未來在電視機頂盒、PMP甚至車載影音系統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將所有的電子消費品化身為互聯網終端,成為未來互聯網終端的公用平臺。“倘若谷歌真能在手機領域站穩腳跟,其對手機產業的影響將會是前所未有的。”劉東凱認為。

          蘋果首當其沖

          谷歌介入手機行業,其最大的同質產品當屬蘋果去年推出的iPhone。同樣是手機產業的“陌生人”,對手機業擁有著同樣的“野心”。狹路相逢勇者勝,現在來判斷真正的勇者還為時過早。但對比兩者的特點,已經可以聞見濃烈的“戰場硝煙”。

          和谷歌相比,蘋果在傳統制造業有絕對的設計優勢,而蘋果品牌在許多用戶群中的滲透力更是谷歌所無法企及的。但是也有分析師認為,蘋果的這種設計優勢在手機業中能否持續還有待驗證,因為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看到,蘋果僅推出了兩款iPhone,而這兩款手機在外觀方面基本沒有改變,內部應用也只是局部調整。隨著越來越多的用戶習慣于將手機視為快消品而非耐用品的時候,iPhone如何迎合用戶喜新厭舊的習慣對蘋果而言將是一大挑戰。

          而和蘋果相比,谷歌拉攏的是一系列產業鏈廠商,可以形成強大的整合效應。就手機生產而言,Android平臺不僅僅適用于某一款或者某一品牌的手機,谷歌手機將是一個更加寬泛的手機概念。雖然目前首款手機由HTC生產,但是我們在谷歌牽頭的手機開放聯盟中還看到摩托羅拉、索愛等其他手機生產企業,可以預見的是這些企業都會在不久的將來推出Android手機。隨著Android手機的豐富和多樣化,谷歌陣營將日趨壯大。

          從贏利模式來看,兩類手機都采取了和運營商合作的方式,但是二者的態度卻有著微妙的區別。很顯然,在蘋果和運營商的合作模式中,蘋果始終處于強勢的一方,運營商雖然可以借助iPhone獲取贏利,但卻是被動的。所以許多運營商在同蘋果談及合作始終難以突破。

          而在同谷歌的合作中,運營商顯得更主動。因為同樣在谷歌的手機開放聯盟中,還有中國移動、T-Mobile這樣的運營商身影,這使得谷歌在運營商中的滲透力也將很快的體現。而據介紹,得益于Android的開放性,運營商將可以很容易的在該平臺上進行上層的開發。

          從更深層次核心特點來看,谷歌的Android平臺是完全開放的平臺,而蘋果的MACOS是相對封閉的平臺。但是蘋果日前也在加快其開發的步伐,“軟”競爭之勢已經非常明顯。
         微軟岌岌可危

          事實上,就手機平臺而言,和蘋果相比,業界普遍認為受影響更大的還是微軟。因為當大多數企業紛紛謀變的時候,似乎還只有微軟依然固步自封。

          在谷歌推出Android手機平臺之前,已經有一系列的事件受到業界關注。

          6月24日,擁有手機操作系統公司Symbian48%股權的諾基亞收購了Symbian(塞班)剩余全部股權,并宣布將與索尼愛立信、摩托羅拉以及NTTDoCoMo等公司一起,打造一個新的開放移動軟件平臺,同時與AT&T,LG、三星、意法半導體、德州儀器和沃達豐等企業組建非營利性的Symbian基金會,以開放的姿態向全球推廣新的Symbian移動操作系統平臺。7月,內部激戰正酣的Linux手機操作系統兩大陣營(LiPS論壇和LiMo基金會)突然宣布停戰議和,Linux標準化團體加入了LiMo基金會。就連一向以封閉著稱的蘋果也突然在7月10日,開放了AppStore用于讓獨立軟件開發者銷售其軟件。

          縱觀這一系列事件,事實上所表達的正是同一個趨勢,手機操作系統正向著更開放的方向發展。

          和微軟僅僅依靠每部手機的授權費贏利相比,黑莓每個月都能收取服務費的贏利模式顯然更具吸引力。換言之,這些企業未來的贏利將主要來自其特色服務的提供,例如蘋果在3G版iPhone上提供的MobileMe服務。

          而谷歌的首款Android手機更是印證了這種趨勢。有意思的是,在這款手機真正面世之前,其八大特色應用,十大特色軟件就已經高調亮相,毫不夸張的講,集合更多類似的應用才是谷歌的真正意圖所在。

          目前,仍然堅守封閉系統的只剩下微軟一家,但是這種堅守能持續多久,值得觀望。

          也難怪微軟CEO鮑爾默面對谷歌的手機戰略時感嘆無法理解谷歌的意圖。

          手機制造者的風險

          伴隨著谷歌對手機市場的介入,蘋果的悄悄謀變,連傳統手機制造巨頭諾基亞也在花巨資艱難轉型。

          在芬蘭時間9月22-24日舉行的“下一站生活方式諾基亞技術戰略大會”上,諾基亞高級副總裁、首席技術官BObIannucci表示,諾基亞計劃對八個焦點領域開展持續研究,直到2015年,以實現公司互聯網轉型大略。

          諾基亞還同時展示了部分最新開發成果,包括電子地圖、室內搜索、無障礙通信等等基于無線互聯網的服務。

          尤其是近兩年以來,山寨機的出現已經使得手機制造者苦不堪言。技術的門檻早已在聯發科等企業的推動下變得一文不值。

          “技術上的封閉確保企業的高利潤的商業模式被Google的開放平臺打破了防護壁壘,未來的手機技術將變的無秘密可言,這對行業的技術進步是利好,但對依靠單一的手機終端盈利的手機制造企業而言將是惡夢的開始,”劉東凱認為。

          從這點而言,國產手機還將面臨新一輪的絞殺。

          鏈接 首吃螃蟹的宏達電(HTC)

          成立于1997年的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宏達電及HTC)目前是微軟WindowsMobile平臺最大的智能手機廠商。它成立后的近10年內,一直從事ODM及OEM代工,即有自己設計、生產制造智能手機或PDA,然后給合作伙伴貼牌銷售,如中國等亞洲市場的多普達通訊、歐洲的O2、T-mobile等電信運營商。

          據透露,得益于其在智能手機領域的研發能力,事實上谷歌早在兩年前就敲定與宏達電一起開發首款Android手機,伴隨著今年上市的磚石系列手機,HTC的知名度在逐步攀升。而這次和谷歌的合作也加快了其從幕后走向臺前的步伐。



        關鍵詞: 谷歌 Android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骅市| 南开区| 乳源| 安义县| 哈尔滨市| 阿瓦提县| 美姑县| 肃北| 东阳市| 郸城县| 乐业县| 綦江县| 称多县| 尖扎县| 延安市| 黎平县| 工布江达县| 乌兰察布市| 抚远县| 平度市| 永吉县| 紫阳县| 济源市| 天气| 曲松县| 盐津县| 汝州市| 承德市| 东莞市| 平罗县| 蒙阴县| 城固县| 蚌埠市| 纳雍县| 准格尔旗| 顺昌县| 新化县| 巴南区| 册亨县| 临沧市| 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