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電視PK數字電視 兩種電視有點區別
沙坪壩市民黃河家中最近經常有朋友串門來看電視。不為別的,就因為親朋好友聽說他家的寬帶網連上了電視機,能像數字電視那樣看電視節目。記者從我市寬帶運營商獲悉,黃先生家中的“電視”名為“ITV”,正是測試多年的網絡電視。于是,除了廣電的數字電視,目前普通市民又多了一種收看電視節目的途徑——由寬帶運營商推出、且能用電視機收看節目的網絡電視近日面市,開始與數字電視短兵相接爭奪市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7875.htm據悉,目前網絡電視分兩種,一種是借助寬帶網在電腦上收看由視頻網站提供的電視劇、電影節目,這其中以PPLive、優酷等網站為代表。它們當中,除個別網站外基本不能收看電視臺節目。正由于收視習慣和節目內容與傳統以及有線數字電視有較大區別,因此,業內人士對其并不認可,認為這只能叫網絡電影。
另一種則是真正意義上的網絡電視,它同樣借助寬帶互聯網,但卻以電視機為收視終端,收看時同樣需要機頂盒。與廣電的數字電視相比,除了運營主體變成了寬帶運營商,其他基本一樣。我市新近面市的,正是這種網絡電視。
其實,這種業務早在5、6年前就開始在重慶等國內城市測試,但受政策影響,直至最近才真正走上前臺。
據悉,該業務已在我市部分區縣悄然推出數月,不少區縣只對內部員工和友好客戶開放。安裝時,運營商會對用戶的寬帶進行改造或調試,使其滿足4M的帶寬以運行電視節目。不過,這種網絡電視安裝和收看門檻較多,業內人士建議消費者理性辨別選擇。
兩種電視有點區別
在重慶,兩種電視安裝、收看有啥區別?
區別一:資費和節目。目前一根網絡線只能支持一臺網絡電視,其基本收視費為28元/月,包年則是298元,可收看80多個頻道,包括所有中央臺和各省衛視節目,以及高爾夫、網球等部分付費節目。若選擇35元包月或368元包年,則可收看所有節目。
數字電視基本收視費主機20元/月,副機7元/月,可看央視和各省衛視在內的近70套基本節目。其他收費節目每月費用從幾元到數十元不等。
區別二:機頂盒。無論網絡電視還是數字電視都需要機頂盒,均為一臺機頂盒對應一臺電視機。
網絡電視方面,如果是運營商的寬帶用戶,機頂盒就為88元或188元一臺,非用戶則需780元/臺。數字電視方面,非重慶有線轄區(如北碚等地區)用戶需花五、六百元自行購買。而凡重慶有線轄區的用戶,第一臺機頂盒免費,其余機子的機頂盒均須另行購買。
區別三:功能。網絡電視除收看電視節目外,已經可以提供“昨天電視今天看”等回放及電視點播服務。數字電視雖然同樣具備這兩大功能,但目前還沒有大面積推廣。另外數字電視可以提供高清信號節目,網絡電視目前還做不到。
網絡電視差點難產
我國網絡電視從面市之初就伴隨著種種爭議,焦點在于網絡電視的節目源和傳播上。因為按照我國有關規定,寬帶運營商沒有傳播電視節目的資格。而兩大業務的主管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跟國家廣電總局對該問題的說法也爭議多年。這使得早在 2002年就已面市的網絡電視一度陷入難產的尷尬。
“網絡電視近來在我市的推廣活動,我們知道而且也在留意觀察,”重慶數字電視的運營主體重慶有線相關負責人除對競爭者表示歡迎外,又指出“網絡電視目前仍然缺乏政策依據”。
對于網絡電視合法性的猜疑,我市寬帶運營商客服人員則回應:既然公司在大力推廣該業務,就說明這一問題不存在。
業內人士則透露,寬帶運營商此前通過與上海文廣等電視節目內容提供商合作,成功避開和解決了節目源的瓶頸。同時,《國務院1號文》也對網絡電視和數字電視發展做出政策協調,但網絡電視推廣瓶頸仍未完全打破。據悉,目前網絡電視在國內不少城市其實都已悄悄上馬,其現象和當年小靈通類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