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網絡與存儲 > 業界動態 > 突破標準瓶頸 閃聯標準面臨產業化挑戰

        突破標準瓶頸 閃聯標準面臨產業化挑戰

        作者: 時間:2008-09-04 來源:騰訊科技 收藏

          電子信息產業中的大多被國外企業所掌握。日前,記者從中國工作組了解到,中國以超過96%的高支持率順利獲得通過,正式成為目前協同產業唯一的國際標準,也是第一個來自中國的ISO國際標準。這一事件引起了業界的普遍關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7705.htm

          國際標準意味著什么

          由于標準落后,我國電子信息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長期處于很被動的地位,利潤極低。到目前為止,我國每出口一臺DVD播放機需支付近20美元的專利費,每出口到美國一臺電視機須繳納15美元以上的專利費。如果我國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技術標準,那么涉及到電腦、通信、數碼產品等眾多信息產品,在今后很有可能步DVD后塵。

          標準即《信息設備資源共享協同服務》標準,這是面向協同的產業標準。在家庭、辦公和公共環境中,通過定義一系列的協議標準,支持各種信息設備和家用電器及通信設備之間自動發現、動態組網、資源共享和協同服務,可以實現“內容+網絡運營+設備+新型應用模式”的全新網絡架構,將數字內容版權保護、網絡及設備認證有機聯系在一起,從而為未來的網絡內容提供商、網絡運營商和終端設備商創造出清晰的盈利模式。

          事實上,這些年來并不是閃聯一家在做與數字家庭技術應用有關的標準。另外兩家分別是由微軟、英特爾主導的DLNA標準和由海爾主導的E家佳標準。

          2007年11月份,海爾集團與英特爾簽署了一項戰略合作備忘錄。合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在下一代網絡數字家庭標準方面,DLNA標準將與E家佳(ITopHome,家庭網絡平臺)標準融合。據記者了解,E家佳融入DLNA后,E家佳成員也將相應成為DLNA成員,參與對DLNA標準的修訂、升級,并獲得相應的話語權。這意味著閃聯的另外兩家競爭對手已經聯起手來進軍國際標準。

          這個協議對閃聯方面是非常不利的,因為E家佳與DLNA捆綁起來后,的成員數量大幅增加,企業結構也更加完善。但站在產業的角度來看,E家佳也在一定程度上放棄了自主性,這對國產標準來說,是個損失。E家佳聯盟的250多個成員都可能采用國外標準,這將使中國閃聯標準在國內市場也不得不面對國際競爭的局面。

          閃聯信息技術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副總裁楊楠認為,成為國際標準將更好地促進閃聯的產業化進程。

          任何聯盟要形成一項標準,其下所支持的核心技術專利必然會成為標準組織間搶奪的“香餑餑”。正因如此,閃聯采取了自己的國際化戰略。閃聯信息技術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副總裁楊楠告訴記者:“這幾年,閃聯積極接觸國際3C領域的巨頭企業,如今LG、意法半導體、飛思卡爾、飛利浦公司等海外知名企業都加盟了閃聯,還與日本、韓國等具有實力的數字家庭標準組織ECHONET和HNF結盟成立了亞洲家庭網絡標準委員會。這些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閃聯標準的國際話語權。”

          閃聯國際標準提案(ISO/IEC)先一步成為國際標準,意味著另外兩家標準組織融合而成的標準在將來提起國際標準議案時,不得不繞過閃聯已有的技術路線。從某種意義上說,閃聯已經具備了先發優勢。

          “對我們而言,成為國際標準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不過楊楠同時表示,“從行業角度來看,國際標準的通過意味著這個領域將更加規范有序,也會更好地促進閃聯標準的產業化進程。”

          能否順利走向市場?

          閃聯已經突破了標準國際化的瓶頸,接下來就要向產業化的目標努力,而這也是最艱難的一步。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于欣麗不久前表示:“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一個行業的標準之爭,本質上就是利益之爭。一個不能產業化的標準,即便技術上再先進,構架再完美,也是沒有多大價值的。從國外經驗看,一個成熟應用的標準從提出到產業化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閃聯可謂任重而道遠。”

          如何更合理地擁有最大的話語權,企業一直在尋求答案。只有在市場上擁有一定的份額之后,我們的企業才能說話更有底氣。這恐怕也是閃聯急于實現的一個期望。

          “從我們來看,首先還是要踏踏實實地把閃聯標準的技術體系和框架進一步完善,同時盡快把這個標準國際化,讓更多的企業、組織甚至國家了解和采納這個標準,真正把閃聯的標準應用推廣做到位。其次,從本身的市場推廣和產業化推進的角度來看,通過閃聯五年的工作,已經有一整套非常成熟的推廣模式,在這種健康的推廣模式下,我們將盡可能去把閃聯的產業化基數做大,讓老百姓看到更多的閃聯的產品上市,并且真正給消費者帶來好用、易用的體驗。”楊楠表示。

          據記者了解,閃聯聯盟的會員企業目前已經達到115家。這115家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占到了電視機市場份額的84.3%,手機市場份額的44.3%,電腦市場份額的41%,白家電的50%.閃聯聯盟的發展始終很注重質量,而不是單純關注成員數。從市場占有率的角度來講,閃聯技術標準有可能會成為未來3C 融合的一個重要核心。

          而在標準應用方面,楊楠告訴記者:“發展至今,閃聯標準已經應用到計算機、消費電子、通信、智能家居等多個行業。閃聯PC、閃聯電視、閃聯手機以及閃聯投影儀等20余種閃聯產品已經相繼上市,累計銷量突破500萬臺。在閃聯聯盟成員中,聯想、同方、長城的筆記本電腦產品全部實現‘閃聯化’,創維、康佳等廠家也實現了閃聯電視的規模生產,海信、長虹等企業與房地產和電信廠商合作開展大規模的閃聯應用試點。”

          當然,閃聯也有其天生的短板:由于閃聯聯盟在成立之初,是由傳統PC企業主導,因此在技術層面上,閃聯的運作更多的是基于應用層面開發,而底層的基于 IT硬件特別是芯片一級的主要技術還是由國外廠商控制。盡管目前也有中芯國際等相關芯片廠商加入了閃聯聯盟,但總體上說,核心的芯片技術短時間內還可能會存在受治于人的局面,因此,整個產業鏈的完整性面臨了巨大挑戰。對此,楊楠表示:“閃聯采取了既競爭又聯合的策略,在堅持自己的技術理念之下,完成和 ISO相關標準的兼容。”在目前的形勢下,閃聯的這種做法應當說是相當明智的。

          為了更好地推動閃聯標準的產業化進程,閃聯目前正在考慮新的戰略重組。楊楠告訴記者:“閃聯現在主要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閃聯聯盟,一個是閃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閃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作為閃聯標準產業化的推廣機構,在追求公司自身發展的過程中,可能會根據需要引入更多的產業基金來扶持整個閃聯產業的發展。在今天的產業環境中,只有把標準和投資有效結合在一起,閃聯標準的產業化才會真正結果落地。”

          閃聯標準能否順利走向市場,并為中外企業所接受,關鍵還是要看能否處理好與各種企業間的競爭合作關系,平衡好各方面的利益。畢竟,標準競爭的最大砝碼,最終還是取決于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 閃聯 3C 標準 聯盟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邑县| 泸水县| 栾川县| 桦甸市| 江华| 新平| 中方县| 淳化县| 金坛市| 雷波县| 昌黎县| 泰宁县| 甘肃省| 攀枝花市| 固原市| 民勤县| 临城县| 呼图壁县| 柏乡县| 黄大仙区| 东兰县| 济源市| 五莲县| 荣成市| 东城区| 留坝县| 会同县| 穆棱市| 岗巴县| 汶上县| 台北市| 辉县市| 吴旗县| 本溪市| 芷江| 乐亭县| 丰城市| 郑州市| 宁陵县| 平江县| 六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