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高校動態 > “科技與社會——與大師面對面”座談會實錄

        “科技與社會——與大師面對面”座談會實錄

        作者: 時間:2008-08-13 來源:新浪科技 收藏

          亞洲研究院十周年論壇8月12日晚在香港舉行。退休后的比爾·蓋茨首次公開亮相,發表主題演講并與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及師生做出交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6871.htm

          以下為“科技與社會——與大師面對面”座談會實錄:

          【洪小文】現在我們來到討論會的環節。首先,邀請另外三位嘉賓上臺: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先生;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先生;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教授。

          我們今天討論的這個題目就是技術跟社會的結合。科技的進步導致有很多研究的工作還有經濟的發展,還有平常的人日常的生活都大大的改變,今天我們就是要聽聽我們今天這一個小組的討論。

          我們開始邀請在座的朋友提問以前,我自己先提一個問題,就是我們今天社會面對最嚴重的問題是哪一些呢?蓋茨先生你在基金會工作,你的想法是怎么樣?

          【比爾·蓋茨】我想到的有好幾個,比方說我們需要在能源社會課題上有一個突破,不是單單節能那么簡單,同時還要找出一些非常便宜的能源。我們想一想今天的環境,還有農作物的肥料等等,這一些的東西都應該是比較便宜的,都是對環境沒有負作用,同時在就業的突破也是非常重要,我們可以提升就業的時候,對社會的影響是非常的廣泛,同時會創造一些新的機會,就可以從60億人口當中找出更多的人才。

          【劉遵義】其實我們需要做的其中一個就是大力地推動,不是單單10億人可以受惠,還有60億全球人口都可以使用寬帶,那么就可以達至一個全球的平衡。你們想一想,小型的公司跟大公司去競爭,他們需要的就是一個良好的網址,那么他們就可以進入一個很大的市場,沒有了互聯網就做不到。你們再看一下這個城市和農村的分別,一個小孩子在農村里面成長的話,如果他可以從互聯網上拿到同樣的資料,可以找到麻省理工大學的資料,就可以讓他有一個公平的環境,所以我們要大大地推動。

          我們要解決這一些的問題,其中的一個方法就是教育。互聯網也是讓這一方面的工作大大地變得容易,所以就是希望大家都可以大力地推動,去消除這一個數字鴻溝。

          【洪小文】朱教授,你作為一個物理學家,還有校長,你的想法是怎么樣呢?

          【朱經武】我同意能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同時是一個全面的問題,所以我們需要有一個全面性的方法去解決。現在我們常常提到一些科技的進展,還有,此外我們還需要我們的經濟的成長,同時我相信社會的還有個人的行為、風格、生活的方式也需要改變。同時,蓋茨先生幫助我們創立了這一個資訊的高速公路,我希望可以看到一個高速公路就是為能源這一個課題建立的。那么,我們就可以使用這一些IT的技術。

          我非常喜歡的一個課題就是超導的現象,有時候沒有就是所有,這些的電流可以進入一個超導體,在它當中是沒有損耗的,你們看起來就是沒有發生什么事情,但是這一些的電子其實從一端已經傳到另外的一端。所以,談到能源的問題,我認為從技術的層面,蓋茨先生已經談到一些新的能源的來源,但是我們要提升能源的供應,可再生不可再生的能源都需要這樣做。可再生的能源現在還是面對很多的挑戰,還有超導的現象,我們的技術就可以解決傳導和儲存的問題,同時節能就是我們要節省所有寶貴的能源,超傳導的現象也可以幫助這一方面。

          【洪小文】徐教授,你也是一個校長,你是什么想法呢?

          【徐立之】我們談到能源的供應,其實我們糧食有很多很多的供應,其實農作物這方面可以生產一些抵抗疾病的農作物,有一個平衡的營養都是非常大的挑戰,還有其他的范疇。比方說,一些人類的基因計劃,一些傳染病更好的可以受到控制,世界人口的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

          蓋茨先生剛才也提到,我們需要看看全世界不同的人他們的情況。另外,就是環境的課題,歡迎會影響每一個人,所以我們需要生物的科技,還有其他我們有的科技都應該去處理。

          我們談到不同科技的改善,我們不可以忘記技術對我們另一方面影響就是社會上的影響。比方說,技術可以為我們帶來好的東西,也會帶來壞的東西。比如,道德的問題、法律的問題,還有基因的項目。比方說腦干細胞的計劃,所以說每一個事情都是兩方面的。

          【洪小文】好,下一個問題就是看看將來,預測未來是有困難的,但是我們現在四位嘉賓就是最佳的人選,談到全球暖化、貧窮、傳染病,還有數字教育等等全球的問題,那么認為未來的十年最重要的和突破會在哪一方面出現呢?蓋茨先生先開始好嗎?

          【比爾·蓋茨】十年,通常在十年里面我們從實驗室里面做好我們的工作,那么就可以把它放在廣泛的場面去使用。談到軟件這一方面,讓電腦更加簡單、更便宜,這一些現在就是今天我們在實驗室里面的工作。十年以后,我們有正確的推動力就可以廣泛地使用。

          談到疾病,如果說的是十年,我就可以告訴你,我們有哪一些的進展,我們現在就是在生物,還有一些的免疫病這方面已經有一些基本的理解。傳染病,比方說瘧疾,還有艾滋病等等,這些都是很大的課題,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負擔。但是我想,20年以后是可以消除這一些傳染病的。

          【洪小文】貧窮這一方面呢?你有沒有一些想法呢?

          【劉遵義】我想談的就是兩點:

          第一,達到一個平衡,就是透過互聯網達到平衡。就是把一個貧窮的小孩,改善他的生活一個關鍵的工具,就是人的資本這一方面。中國這一方面進步了很多,因為他們在這一個消除文盲這一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好。有了電腦互聯網,就是我們可以推廣教育的一些基建,基本的工具,在農村的地方我們也可以在學校的課程當中加進這一些的元素,最重要的就是把城市和農村的差距消除,讓每一個都可以有同樣的可達性。非洲的人也面對同樣的機會。

          另外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我認為有了電腦的參與,可以把一些復雜的東西變得簡單。比方說有殘疾的人,他們活動是比較慢,但是他們今天也可以做一些比較復雜的工作,這就是透過電腦的一些技術,很多不同的人他們都可以做不同的工作。今天他們不可以做到,有了現代科技的幫助,將來也可以做到。

          那么,我們可以把一些人脫離貧窮。大部分人他不愿意拿一些施舍的錢,所以他們就可以做一些有生產能力的工作,就是往前跨了一大步。

          【洪小文】徐教授可不可以談談疾病這一方面呢?

          【徐立之】當然可以。我同意蓋茨先生剛才說的,生物藥品這一方面,十年以后會發生什么事情呢?到了十年以后,今天一些概念性的發現階段的東西,可能在十年以后就進入我們的市場。比方說傳染疾病剛才已經談到了,還有癌癥,現在我們處理的方法也是不斷地進展當中,很快的我相信很多的癌癥都可以得到治療。還有一些長期的疾病,比方說糖尿病等等、基因的研究讓我們可以找出這一些病的根源,調整你的生活模式以后,十年以后我們相信可以看到一些改善的出現,這一些都是因為生物科技方面的進展導致的。

          最后,我要談的就是腦干細胞這一方面,這里我們看到科學家理解分子當中的一些活動,我們可以控制基因的活動,把皮膚的細胞轉移到其他的地方,可以把干細胞放進心臟里面,那么就可以取代心臟里面的一些細胞,那么我們就不需要再用心臟的起搏器了。

          【洪小文】好,下一個問題。

          我們如何把電腦科技更好地應用在科學的上呢?比方說天文學、物理學,還有環境科學上呢?蓋茨教授,最近你們的研究就是做了一個合作的計劃,比方說有全球的望遠鏡的計劃,可以跟我們談談嗎?

          【比爾·蓋茨】這里的關鍵就是把不同的范疇放在一起,讓望遠鏡的專家理解其他的范疇的專家他們有興趣做什么東西。在天文學這個范疇是比較簡單的,比方說它跟物理學比較是比較簡單一點,不同的人都可以清楚地理解自己的興趣,走向一個新的方向。我們跟生物學家是有很緊密地合作,但是這一方面就是面對比較棘手的問題,所以我們看的是生物學,還有電腦科學當中我們需要一些人才,就是兩個范疇都有訓練的。有很多的生物體是一個系統,我們去理解這一些系統的時候,我們需要使用系統性的方法,那么就是你要理解軟件,但是同時也要學習生物學的東西。謝謝。

          【洪小文】那么電腦科技如何幫助你這個范疇呢?朱教授?

          【朱經武】在科學這一方面,我們就是在混亂當中找出一個秩序。比方說一些描述性的,預見的、簡單的東西。我們可以看看我們的歷史,比方說以前的天文學,在16世紀的時候,有一個天文學家去收集一些數據,他的模型當中沒有一個計算,當時靠他自己的觀察所得的一個模型是沒有成功,但是他卻是以后18年,他以前的學生通過一些的計算、運算找出三條原則證實了模型是正確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運算、計算是非常重要的一些方法。把混亂的情況變得有秩序。同樣的情況,就是在1680年牛頓找出同樣的原則,如果沒有計算,或是運算的話就沒有可能做出很大的進展,因為有些計算是非常的復雜,不能單單分析就可以找出數據的,你們需要電腦找出答案。

          生活的科學也好、環境的科學也好,沒有了電腦的科技、精英的計劃也不可能去完成,沒有電腦的科技,我們談的是氣候的變化,還有我們的環境,我們都不可以預見將來。但是,現在我們使用了這一些電腦科技的幫助,就可以朝這個方向去進展。

          如果你可以創立這一部電腦就是告訴我使用哪一個分子是正確的,那么我的工作就容易得多了。整體來說,電子科學是非常重要,讓我們的目標是可以達到的。在現在我們知道有很多的資訊,但是我們需要的一些是智囊的資訊。比方說我按一個鈕就可以拿到高級的資訊,不是所有的資訊。我這樣的問題不知道對不對,但是我想看一些的思想機器,就是我想一想我要按這個鈕,它就自動地按下去了。

          【洪小文】好,最后的一題問題。然后就是請在座的朋友可以提問。

          最近香港特區政府宣布一項計劃,就是把香港發展成為區域教育的樞紐。你們的意見,就是我們如何培養世界級的人才,面對下一個十年,以及更遠的未來的挑戰呢?首先就是問問教育方面三位校長,然后蓋茨先生就是年輕時候沒讀好書的,就最后去回答吧。

          【劉遵義】香港要成為區域教育的樞紐,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教育我們的學生如何自己去學習。我第一天就會告訴我的學生,我們在大學教他們的東西是沒有用的,過十年就沒有了。他們一離開學校就沒有用了,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教育他們一些知識,而是教育他們如果持續地、一生不斷地去學習。談到電腦科技這一方面,其實今天自己去學習是很簡單的,上了網有很多很多的資訊。

          第二,我認為需要教我們學生的,就是如何去做研究,去學關于做研究的。你不可以教育一些人去做研究,首先就是讓他們懂得自己去做這一方面的工作。比方說我們的大學就是有很獨立的學生自己去開展一個項目,從零開始地去工作,我們需要的就是這一方面,去訓練我們下一代的領袖。

          【洪小文】朱教授呢?

          【朱經武】首先要教他們的就是不要跟隨蓋茨先生所做的,就是退學。你要改變世界,不代表你需要停學的。在香港有很多的出眾人才,還有其他地方的人才,他們當中都有一些是讀書的時候就中途停學的,但是我們要培養我們下一代的人才,我們的社會需要的是自由開放,同時是容忍的。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容忍別人犯錯,尤其是在東方的世界是特別地重要。可能其他人已經告訴你了。我們需要創造這樣的環境去吸引人才,從世界各地而來。同時,我們要培養自己的人才,我們需要教育我們的學生需要有批判性、邏輯性、創新性的思想,要自己去學習。同時,他們也應該是比較理想化的和熱心的。同時,不要單單想好處,而要去貢獻。

          【徐立之】香港的教育系統是挺好的。香港的大學也是很高的標準的,所有的大學的教授跟世界其他的地方都有聯系,那就是通過網上的一些技術,還有很多的員工是在外地受訓練的。所以我們需要有一個廣闊的國際視野,需要有遠見。同時,我們的學生應該有機會跟其他地方來的學生去交流,就是吸引外地的學生來到香港,同時把香港的學生送出去,讓他們有接觸的機會。比方說,蓋茨先生你們就是跟我們有一個交流對話,所以非常感謝你,感謝你來香港,因為我知道你是非常繁忙的一個人。

          然后要跟進剛才談到的一點,就是教育我們學生的價值觀,有很多的知識你可以拿到,但是教育價值觀是學校、家長,還有大學我們不斷去強調的。我們在大學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在課堂外學習是更加地重要,所以我們希望教育我們的學生不是單單去賺大錢,不是賺最多錢的人是最重要的,而是還有一個好的修養的人才是最重要。

          【比爾·蓋茨】就是把他們的錢都拿出來,那就是最好的,對嗎?我同意剛才各位校長談的,香港有一個很好的傳統,就是有一個很強勢的教育系統。三家大學就是當中最好的例子,如果有一些人問美國為什么那么成功呢?就是因為我們有那么好的大學。不單單是科學這一方面,還有他們跟其他公司的聯系、研究,還有實際的產品創造,中間沒有一個好壞的分別,這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也是一個最佳的做法。就是把一些創新的想法,把他們放到市場中,香港的歷史就是跟世界各地聯系的一個歷史。這就成為香港很大的優勢,有很多的突破都可以達到。我們不可能決定這一些的突破是會在哪一個范疇出現,我們有很強的傳統,同時又很大的競爭,因為里面有很多非常出眾的大學,整體的水平也得到提升了。



        關鍵詞: 微軟 創新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体育| 泸定县| 西畴县| 资溪县| 大埔区| 汉川市| 南投县| 永泰县| 名山县| 元江| 铜山县| 汉寿县| 慈溪市| 兴山县| 潮州市| 临武县| 聂荣县| 毕节市| 贺州市| 陇西县| 沐川县| 台南市| 巴楚县| 南江县| 渝北区| 苍南县| 历史| 富顺县| 闸北区| 广灵县| 普安县| 台州市| 赤水市| 克东县| 屏边| 建昌县| 长宁区| 西平县| 澄江县| 洛南县| 伽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