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發布《2008下半年中國彩電行業趨勢報告》
每一年的空調旺季對于家電連鎖企業而言,都意味著該銷售年度已經進入“中盤”,但是對于家電中的另外一個大戶——彩電的銷售而言,好戲才剛剛開始。繼7月15日蘇寧電器公開預測2008年全高清平板將主導彩電消費市場后,今天蘇寧電器又再次發布了《2008下半年彩電行業趨勢報告》,從產品、技術、品牌、消費、渠道等多角度全方位總結和發布了2008年下半年中國彩電發展的幾大趨勢,這對于彩電廠商經營戰略和消費者購買決策來說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5812.htm早在去年收官之際,蘇寧電器副總裁金明就曾經在2008年全年的報告中展望認為:2008年是奧運年,同時也是彩電的豐收年,尤其是平板電視。作為目前平板電視的兩大主力,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的同場角力尤為引人關注。
在去年年底出臺的報告中,金明已經指出了目前中國彩電市場液晶與等離子比例的懸殊,是“專家輸給百姓,技術輸給市場”一樣很難理解的。但存在就是合理的,液晶既然已經霸占了中國家電平板甚至整個彩電市場的龍頭老大位置,怎么可能輕易讓出頭把交椅?
從今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液晶仍然占據了市場的最大蛋糕,液晶電視在今年下半年也會再接再厲,決不會輕易讓出自己的份額。而等離子在經歷了此前在中國市場的低谷后,正像金明在去年報告中預測的那樣開始了絕地反擊。
來自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的統計顯示,今年1至5月份,國內等離子電視銷售量為52.8萬臺,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49.6%。除了松下日立等傳統的等離子強勢品牌以外,從去年7月開始,海信、海爾、長虹等相繼推出32英寸等離子電視,眼下海信37英寸等離子電視上市,使等離子電視在尺寸方面更為豐富,市場得以拓展。而長虹投資8億美元建設的等離子屏生產線奧運會前將下線,這將對國產等離子電視行業帶來真正質的突破,幾乎所有的中國彩電企業又重新回到了等離子電視的陣營中來,這對國產彩電品牌打響平板市場翻身仗,到2010年搶奪全球3000萬臺的等離子電視市場將有重要意義。
其實等離子(PDP)具有色彩均衡、亮度均勻的特點,長期使用PDP的飽和度退化較LCD小很多,而且大尺寸的PDP始終不用擔心畫面拖尾失真等問題。所以一旦人們在消費觀念中,摒棄LCD與PDP的檔次之爭、技術的先進性之爭,PDP必將憑借其優異的耐用性,獲得市場的認可。特別是在液晶殺入大屏幕市場后,等離子卻反其道而行之,他們推出了32寸的小屏幕等離子產品來抄液晶老家,且在液晶傳統的輕薄度方面等離子也不斷尋求超越。目前市場上最薄的產品是日立新上市的W000系列等離子電視,而松下也將在2009年上市更薄的產品。此外,以上半年的價格分析,等離子的平均價格要略低于液晶,所以雖然液晶電視肯定依然是平板電視的主流,但下半年等離子從產品和價格上進一步貼近消費者只有有望進一步反彈,雙方的競爭也將日趨白熱化。
消費建議:購買52寸以上平板電視等離子更合算,37寸-46寸選擇液晶更明智。
關于全高清主流趨勢蘇寧已經做出了明確的預測,在奧運因素催生技術升級、高清信號落地保駕護航、上游面板生產線調整、渠道大力普及等一系列因素的推動下,全高清在下半年將進一步加快在中國的普及化進程。
據蘇寧銷售數據顯示,2006年全高清產品占平板整體銷售的不到5%,而2007年已經達到25-30%之間,今年上半年這一銷售占比更是達到了35-40%,全高清正漸入佳境。蘇寧電器彩電事業部總經理李斌樂觀地估計,經過奧運前夕這一撥全高清產品的強勢推廣和后奧運時代高清電視信號的進一步普及,到2008年底全高清產品的銷售額將超過平板電視整體銷售的50%,甚至有可能達到60%。
而與此相對的則是普通高清平板勢必進入快速降價通道,采取非常規的殺價行動來止住市場的頹勢,保住現有的市場份額,畢竟價格因素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還是擺在第一位的。據悉,在蘇寧啟動的“激情華夏 高清天下”大型促銷彩電促銷活動中,全高清彩電的平均降價幅度在20-25%左右,而部分老款的普通高清平板降價則達到了40%,甚至逐步向大尺寸的CRT彩電看齊。
可以預見,平板電視家族中的“全高清”和“普通高清”之間的“內戰”將再次加快平板電視的市場擴張步伐,而8月-10月黃金季節中普通高清呈現出的低價決心也決定著全高清“沖鋒”步伐的快慢。
消費建議:全高清已經成為未來市場消費趨勢,目前激烈市場爭奪,使得全高清平板價格大幅跳水,是購買的好時機。
趨勢之三 國產外資大混戰 外資稍占上風
今年下半年即將在中國進行的奧運會和殘奧會,相信中國健兒在自己的主場一定會在取得優異成績的同時賽出風格,賽出水平,但在下半年彩電市場的“奧運會”上,“中國選手”們還需要再付出更多努力。
僅以今年上半年的銷售情況舉例,在上半年國內彩電暢銷銷售榜中,前十名中還只有兩款國產品牌電視,其余全部被外資品牌包攬,特別是看看報價,上述兩個品牌的單價都在1000元上下,屬于標準的超低端產品,不僅在數量上輸給了外資對手,在價格上也與對手差了好幾個級別。而在最能體現雙方實力對比的上半年大屏幕平板暢銷榜中,國產品牌在前10名中徹底銷聲匿跡,前二十名也只有一家國產品牌幸存。在今年上半年的銷售總量對比中,在市場銷售量方面,國產主要品牌以50.4%以微弱的優勢壓過了外資品牌,但在總體的銷售額方面,占據市場銷售量半壁江山的國產品牌銷售額只占上半年彩電銷售總額的33.%!兩個數字之間顯得非常懸殊。
這種現象的出現是與我國彩電制造業整體技術水平不如外國同行有著密切關系的,但是今年國產品牌在新產品上加強了高清產品的研發、上市、銷售,反而應說國產品牌注重了中高端產品的銷售,消費者也慢慢接受了國產品牌的中高端產品。加上今年下半年市場受中國健兒在奧運會上的表現刺激,在民族自信心提升的拉動之下,中國國產品牌彩電銷售量將有所反彈,奧運前后到十月一日之間的彩電“黃金月”將是國產外資品牌貼身肉搏的關鍵時點,但可以預見對是,外資品牌在2008年下半年仍將占據一定的上風。
消費建議:國產平板電視價格更低,且在技術上也在不斷突破,性價比較好;外資平板電視技術占據一定優勢,消費者可根據自身消費實力和喜好選擇彩電品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