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電源架構和電源管理總線

        電源架構和電源管理總線

        作者:魯冰 時間:2008-05-12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2437.htm

          人們需要高效率、低功耗、符合能效規范的電子設備,需要更高性能、更小形狀因數的無線系統,這為電源和設計提出巨大的排戰。設計人員要為各種DSP、MCU、FPGA、ASIC、音頻/視頻和顯示電路提供多電壓、更大電流、更高效率、更低功耗、更低噪聲、更小形狀因數的電源和。為此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來滿足變化的電源管理要求。

        分布式

          分布式電源架構(Distributed Power Architecture,PDA)是基站用的第一代電源架構。PDA的一個實例示于圖1。這種電源架構對每個電壓軌用隔離(磚式)電源模塊提供。當電壓軌有限時,PDA工作良好,但每增加1個電壓軌,其成本和PCB面積都顯著增加。電壓軌時序也是困難的,需要增加外部電路來解決電壓軌時序,這也會增加成本和板面積。
         
          圖1 典型的DPA架構

        中間架構

          為了克服DPA尺寸大和成本高的缺點,第二代系統采用中間(Intermediate Bus Architecture,IBA)架構。中間總線架構有固定電壓(fixed voltage)IBA,非穩壓(unregulated)IBA和準穩壓(Quasi-regulated)IBA幾種架構。圖2所示的固定電壓IBA采用單個隔離磚式電源模塊和很多非隔離負載點(Pol)DC/DC變換器。Pol可以是電源模塊(如TI公司的PTH系列),也可以是分立的降壓變換器。隔音變換器的輸入電壓范圍(36~75V或18~36V)與第一代相同。它所產生的中間總線電壓穩定到3.3V,5V或12V。中間總線電壓選擇取決于系統設計師。這種設計的好處是:較小的PCB面積、較低的成本和較容易的電壓時序(由于有自動跟蹤特性)。這種電源架構使效率降低,每個電壓需要兩次變換。
         
         圖2 固定電壓中間總線架構

          

        dc相關文章:dc是什么


        脈寬調制相關文章:脈寬調制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文县| 洛扎县| 望谟县| 邯郸市| 长乐市| 福州市| 和硕县| 清远市| 噶尔县| 望奎县| 许昌市| 绵竹市| 靖边县| 鄂伦春自治旗| 屏南县| 平江县| 荆门市| 潼南县| 广元市| 南澳县| 台州市| 青岛市| 晋州市| 澎湖县| 宾阳县| 监利县| 余姚市| 莎车县| 定陶县| 房产| 吉安县| 三江| 松阳县| 彰化县| 华蓥市| 海淀区| 南靖县| 株洲县| 保靖县| 攀枝花市| 嘉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