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網絡與存儲 > 設計應用 > 超高速DSL推動寬帶業務增長

        超高速DSL推動寬帶業務增長

        ——
        作者:Peter S. Chow 博士 時間:2005-09-02 來源:EDN電子設計技術 收藏
        超高速DSL推動寬帶業務增長
         在過去的三至五年中,寬帶業務在全球范圍內經歷了爆炸式的增長,各主要地區的滲透程度越來越高。韓國率先于 2002 年末擁有了超過 800 萬寬帶用戶。日本于 2003 年奮起直追,寬帶用戶數量在 2003 年末突破了 1000 萬大關。2004年,若以用戶數量作為衡量標準,中國則坐上了寬帶大國的頭把交椅。據估計,中國聯通與中國網通的寬帶用戶數量接近 1700 萬。2004 年末,全球寬帶用戶總數接近 1.5 億 (參見圖 1)。預計到 2008 年末,全球寬帶業務的總體滲透率將翻一番,用戶數量將超過 3 億。在地區增長方面,行業分析師預測,隨著諸如視頻及 VoIP 等具有較高 ARPU 值的服務在寬帶用戶中得到普及,歐洲、北美及中國地區的寬帶業務將保持強勁增長勢頭。此外,寬帶在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例如印度)尚有巨大的待開發潛力,這在目前大多數預測中還沒有得到反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197.htm

          在眾多寬帶傳輸技術中,“數字用戶線路” (DSL) 是當今世界上的主流技術,其能夠為各個家庭提供高速因特網接入。根據 DSL 論壇提供的統計數據,到2004 年第三季度末,全球共有超過 8500 萬的 DSL 用戶,其中中國以總用戶數 1370 萬在用戶數量上領先,而韓國則以每 100 條電話線路有將近 29 個 DSL 連接的普及率處于領先。展望未來,我們預計所有的寬帶技術都將持續增長(參見圖 2),但是這種增長將繼續由 DSL 技術引領。截至 2008 年末,DSL 技術將在全球寬帶部署中占據 70% 的份額。除了 DSL 以外,線纜(Cable)及 WiMax 技術也將繼續為全球用戶提供寬帶服務,預計在今后三至五年內,光纖的部署速度將進一步加快,光纖部署的增長在 2008 年乃至其后將成為寬帶增長的重要推動因素。



          雖然高速因特網接入在傳統上是寬帶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但是新的應用與服務——例如因特網協議語音傳輸 (VoIP)、視頻點播 (VOD)、在線游戲與視頻會議——在開發更大容量的傳輸能力上也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將VDSL2 與 Uni-DSL (UDSL)等新興的高帶寬 DSL 技術與“光纖到節點” (FTTN) 架構相結合,能夠讓運營商對其現有的 DSL 部署向后兼容,并在現有數據及語音業務基礎上增加具有競爭力的視頻業務方面的收入。



          傳輸架構
          現有的非對稱數字用戶線路 (ADSL) 連接所具有的下行傳輸速率一般處于1.5Mbps~6Mbps之間。隨著更好的編碼選項與新的 ADSL2+ 標準中額外傳輸帶寬的出現,長度為3kft~9kft的一般環路最高可以達到8Mbps ~ 20+ Mbps的下行數據傳輸速率,具體速度取決于確切的傳輸與噪聲環境。額外的傳輸能力使通過現有銅纜架構實時傳送高質量的數字視頻流得以實現。但是,隨著對視頻業務的要求不斷增加,目前全世界的電話運營商正在考慮及部署更高速度的傳輸架構。例如,韓國 KT 集團目前正在其高端寬帶產品組合中提供VDSL,為需要頻繁訪問因特網多媒體內容的用戶及在線游戲玩家提供高速服務。日本 NTT 也已采用類似的戰略:聯合部署 100 Mbps 的光纖到戶 (FTTH)和采用數據速率高達 40+ Mbps VDSL技術的DSL網絡。
          目前大部分高速傳輸架構都包含一定量的光纖。在最高程度的 FTTH 或FTTP (光纖到駐地)情況之下,光纖被全程部署直到家庭或駐地。在這種情況下(參見圖 3),光纖一般鋪設到一個位于網絡接口設備(NID,在房屋的外部)或光網絡單元 (ONU) 的無源光網絡 (PON) 終端,光信號被轉換回電信號,從而向個人電腦、機頂盒 (STB) 或其他消費用戶端設備 (consumer premise device) 進行室內發送。
          這類架構的優點在于能夠向客戶提供非常高的數據傳輸速率,一般超過 40 Mbps,最高可達到 100 Mbps。但是其缺點在于在設備及安裝方面的部署成本很高。雖然一些運營商已就 FTTH 宣布了大規模的部署計劃,大部分運營商仍然傾向于僅在新興部署中采用 FTTH 戰略。這些運營商計劃充分利用現有的“最后一公里”銅纜架構為現有客戶提供服務。



          圖 4 展示了兩種典型的基于 DSL 的傳輸網絡架構。當從局端 (CO) 直接部署時,正如目前大部分 ADSL 部署所完成的那樣,可達到的數據傳輸速率一般受限于雙絞線的環路長度。這個架構的優點在于能夠全面再利用現有的銅纜架構,因此可將前期的設備及部署成本壓至最低。但是,為了給高級的視頻應用提供更高帶寬,最好是將光纖從局端連接至附近交叉連接箱(cross connect boxes)或節點,然后再利用現有的雙絞銅線從交叉連接節點連接至各個客戶的駐地。此 FTTN 架構有效地縮短了 DSL 收發器所需雙絞銅線的長度。其結果是:交叉連接節點與多數用戶之間的點對點連接上能夠穩定地達到 20Mbps 以上的下行數據傳輸速率。




          FTTN 網絡架構在全光纖 FTTH 網絡與從局端部署的全銅纜 DSL 網絡兩者之間實現了良好的折衷。對現有用戶來說,這個架構不用像部署 FTTH 那樣需要投入高昂的初始成本,但卻能顯著地提高數據傳輸速率。FTTN 網絡架構的關鍵問題是與局端所服務的現有 DSL 用戶實現兼容及互操作性。

         在過去的三至五年中,寬帶業務在全球范圍內經歷了爆炸式的增長,各主要地區的滲透程度越來越高。韓國率先于 2002 年末擁有了超過 800 萬寬帶用戶。日本于 2003 年奮起直追,寬帶用戶數量在 2003 年末突破了 1000 萬大關。2004年,若以用戶數量作為衡量標準,中國則坐上了寬帶大國的頭把交椅。據估計,中國聯通與中國網通的寬帶用戶數量接近 1700 萬。2004 年末,全球寬帶用戶總數接近 1.5 億 (參見圖 1)。預計到 2008 年末,全球寬帶業務的總體滲透率將翻一番,用戶數量將超過 3 億。在地區增長方面,行業分析師預測,隨著諸如視頻及 VoIP 等具有較高 ARPU 值的服務在寬帶用戶中得到普及,歐洲、北美及中國地區的寬帶業務將保持強勁增長勢頭。此外,寬帶在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例如印度)尚有巨大的待開發潛力,這在目前大多數預測中還沒有得到反映。


          在眾多寬帶傳輸技術中,“數字用戶線路” (DSL) 是當今世界上的主流技術,其能夠為各個家庭提供高速因特網接入。根據 DSL 論壇提供的統計數據,到2004 年第三季度末,全球共有超過 8500 萬的 DSL 用戶,其中中國以總用戶數 1370 萬在用戶數量上領先,而韓國則以每 100 條電話線路有將近 29 個 DSL 連接的普及率處于領先。展望未來,我們預計所有的寬帶技術都將持續增長(參見圖 2),但是這種增長將繼續由 DSL 技術引領。截至 2008 年末,DSL 技術將在全球寬帶部署中占據 70% 的份額。除了 DSL 以外,線纜(Cable)及 WiMax 技術也將繼續為全球用戶提供寬帶服務,預計在今后三至五年內,光纖的部署速度將進一步加快,光纖部署的增長在 2008 年乃至其后將成為寬帶增長的重要推動因素。



          雖然高速因特網接入在傳統上是寬帶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但是新的應用與服務——例如因特網協議語音傳輸 (VoIP)、視頻點播 (VOD)、在線游戲與視頻會議——在開發更大容量的傳輸能力上也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將VDSL2 與 Uni-DSL (UDSL)等新興的高帶寬 DSL 技術與“光纖到節點” (FTTN) 網絡架構相結合,能夠讓運營商對其現有的 DSL 網絡部署向后兼容,并在現有數據及語音業務基礎上增加具有競爭力的視頻業務方面的收入。



          傳輸架構
          現有的非對稱數字用戶線路 (ADSL) 連接所具有的下行傳輸速率一般處于1.5Mbps~6Mbps之間。隨著更好的編碼選項與新的 ADSL2+ 標準中額外傳輸帶寬的出現,長度為3kft~9kft的一般環路最高可以達到8Mbps ~ 20+ Mbps的下行數據傳輸速率,具體速度取決于確切的傳輸與噪聲環境。額外的傳輸能力使通過現有銅纜架構實時傳送高質量的數字視頻流得以實現。但是,隨著對視頻業務的要求不斷增加,目前全世界的電話運營商正在考慮及部署更高速度的傳輸架構。例如,韓國 KT 集團目前正在其高端寬帶產品組合中提供VDSL,為需要頻繁訪問因特網多媒體內容的用戶及在線游戲玩家提供高速服務。日本 NTT 也已采用類似的戰略:聯合部署 100 Mbps 的光纖到戶 (FTTH)網絡和采用數據速率高達 40+ Mbps VDSL技術的DSL網絡。
          目前大部分高速傳輸架構都包含一定量的光纖。在最高程度的 FTTH 或FTTP (光纖到駐地)情況之下,光纖被全程部署直到家庭或駐地。在這種情況下(參見圖 3),光纖一般鋪設到一個位于網絡接口設備(NID,在房屋的外部)或光網絡單元 (ONU) 的無源光網絡 (PON) 終端,光信號被轉換回電信號,從而向個人電腦、機頂盒 (STB) 或其他消費用戶端設備 (consumer premise device) 進行室內發送。
          這類架構的優點在于能夠向客戶提供非常高的數據傳輸速率,一般超過 40 Mbps,最高可達到 100 Mbps。但是其缺點在于在設備及安裝方面的部署成本很高。雖然一些運營商已就 FTTH 宣布了大規模的部署計劃,大部分運營商仍然傾向于僅在新興部署中采用 FTTH 戰略。這些運營商計劃充分利用現有的“最后一公里”銅纜架構為現有客戶提供服務。



          圖 4 展示了兩種典型的基于 DSL 的傳輸網絡架構。當從局端 (CO) 直接部署時,正如目前大部分 ADSL 部署所完成的那樣,可達到的數據傳輸速率一般受限于雙絞線的環路長度。這個架構的優點在于能夠全面再利用現有的銅纜架構,因此可將前期的設備及部署成本壓至最低。但是,為了給高級的視頻應用提供更高帶寬,最好是將光纖從局端連接至附近交叉連接箱(cross connect boxes)或節點,然后再利用現有的雙絞銅線從交叉連接節點連接至各個客戶的駐地。此 FTTN 架構有效地縮短了 DSL 收發器所需雙絞銅線的長度。其結果是:交叉連接節點與多數用戶之間的點對點連接上能夠穩定地達到 20Mbps 以上的下行數據傳輸速率。




          FTTN 網絡架構在全光纖 FTTH 網絡與從局端部署的全銅纜 DSL 網絡兩者之間實現了良好的折衷。對現有用戶來說,這個架構不用像部署 FTTH 那樣需要投入高昂的初始成本,但卻能顯著地提高數據傳輸速率。FTTN 網絡架構的關鍵問題是與局端所服務的現有 DSL 用戶實現兼容及互操作性。



        關鍵詞: 網絡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江| 安阳市| 库尔勒市| 屏东县| 白银市| 海淀区| 凤冈县| 绥中县| 越西县| 长泰县| 黎平县| 麦盖提县| 南雄市| 黄平县| 贡觉县| 伊通| 法库县| 阳曲县| 鸡泽县| 花莲县| 襄垣县| 南宫市| 安多县| 璧山县| 剑河县| 安阳市| 阳高县| 彰化市| 晋宁县| 靖安县| 秦安县| 临沭县| 新闻| 津市市| 沅陵县| 游戏| 通化市| 资源县| 华阴市| 三都| 临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