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核心基礎產業需要國家意志

        核心基礎產業需要國家意志

        作者: 時間:2008-03-19 來源:中國電子報 收藏
          軟件與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軟件與集成電路產業的技術水平和規模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2007年12月底,王旭東部長在全國信息產業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加快核心基礎產業發展,并提出全力做好“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礎軟件”以及“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及成套工藝”和“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重大專項的組織實施工作。
          
          今年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提交提案和議案,要求加大對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的支持力度。這也是與會的信息產業界代表和委員們共同的心聲。

          政策帶動產業發展

          2000年國務院頒布的《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對推動我國軟件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近幾年,我國軟件產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40%,2007年軟件業收入達到5800億元,比上年增長20.8%,規模5年擴大5.3倍。2007年集成電路產量412億塊,增長22.6%,集成電路產量5年增長了2.2倍。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核心基礎產業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突出表現在企業規模小,技術、資金和管理水平與大的跨國公司差距較大,綜合實力不強,政策環境不夠完善等方面。據了解,18號文件的實施還有一年多就要到期,18號文件之后的產業政策環境備受關注。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徐曉蘭建議出臺《軟件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條例》。在財稅與金融方面,她建議國家設立軟件與集成電路產業專項資金,經認定和通過年審的軟件與集成電路企業享受國家有關企業所得稅等方面的稅收優惠、生產性自用設備免稅政策、國家政策性銀行對軟件與集成電路產業的支持等。

          在創新與應用支持方面,她建議建立財政性資金采購軟件與集成電路創新產品的制度,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聯合創新和國際合作,完善軟件與集成電路知識產權質押制度,鼓勵境外申請專利和參與標準制定,實施政府采購等。在配套環境建設方面,支持建設研究與開發中心、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支持設立軟件與集成電路出口服務機構,支持規劃布局內的軟件與集成電路產業園的建設和發展,鼓勵和推動建立專業的軟件與集成電路產業孵化基地等。
          
          全國人大代表、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文京建議:制定和發布新政策文件,特別要結合軟件產業的特性,制定適合的流轉稅制,保持不超過3%的流轉稅率。
          
          對軟件產業出現的新型業態給予稅收優惠。將軟件新型發展業態如IT咨詢、解決方案、系統集成等非產品化的軟件服務形式列入政策支持范圍。對軟件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和平臺的研發投入給予稅收優惠和專項基金支持,拓寬軟件高級人才引進渠道和政策,并對引進的人才給予補貼支持。進一步明確支持國產軟件應用及相關服務的政府采購政策,政府采購不僅對自主創新軟件產品實行首先采購應用,而且還要包括相關服務的整體采購。

          創新促進產業升級

          技術創新是發展我國核心基礎產業的必由之路。全國政協委員、河北工業大學微電子研究所所長劉玉嶺說:“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我國在IC產業發展上僅對設備大量投資與引進,而對工藝技術及相關材料投入極少,造成了引進后達標率不到50%就被淘汰,出現引進、淘汰、
        再引進的不良循環。”劉玉嶺呼吁國家在重視設備研發創新的同時,提高對關鍵工藝技術研發的重視程度。  

          劉玉嶺表示,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裝備與關鍵技術是集知識密集型、資金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為一體的高新技術產業,是信息產業的先導和基礎,但由于IC產業發展迅速,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美、日、歐等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均進行封閉性研究,為制約與控制我國微電子技
        術的發展,搶先在我國申報發明專利,這使我國的產業形勢日益嚴峻。

          加快啟動專項的實施勢在必行。
          
          劉玉嶺還建議,應實現裝備、工藝、材料和IC生產廠家的聯合攻關。他說:“由于設備、耗材、工藝的可靠性驗證都離不開使用單位,所以重大專項實施除有高校或科研院所、生產企業來參與外,必須有相關的用戶如中芯國際、華虹NEC等用戶企業的加入,真正地實現國
        產化,才能形成我國自己的高新技術產業鏈。”
          
          在技術創新方面,中創軟件通過大力加強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集成各方面的力量,在實踐中走出了一條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自主創新之路。全國人大代表、中創軟件董事長兼總裁景新海介紹說,多年來,中創軟件先后通過聯合實驗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專題研究等多種形式,與國防科技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國內外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在中間件、構件、金融數學、網絡安全、手寫體漢字識別以及人才培養等領域展開合作,多項科技成果已得到成功應用。集成長期應用開發實踐積累與產學研
          合作成果,中創軟件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Infor系列中間件產品,在網絡時代的國際基礎軟件領域為中國搶占了一席之地。

          市場推動產業做強

          “核心基礎產品需要面對市場,需要取得市場的認可,因此必須找到很好的切入點。”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說。
         
          他表示,盡管我們有“龍心”,還有一些自主操作系統,但我國的核心產業市場占有率還是很低。我們面對國際巨頭的競爭,短時間在市場上取得突破相當困難。

          他說,CPU和操作系統是電子信息產業的核心,不能完全靠市場和用戶的選擇。國家必須給予持續的支持,不斷幫助產業開拓市場空間,在不能達到完全由市場自由選擇的時候,國家可以支持某一部分市場,比如低成本市場,可以從西部、從中小學做起,使自主產品在應用中完善。國家要給予補貼,使我們自己的產品得到推廣。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林惠民認為,軟件產業要發展必須要抓住市場,一方面,要根據市場需求開發技術,但更重要的是,真正的技術創新創造了需求,開辟了新的市場。

          “軟件這個產品是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完善的,通過使用發現問題從而不斷改進、成熟,需要大量的測試。”林惠民說。
          
          林惠民強調,國產軟件要想真正發展起來,必須堅持以用興業。“以用興業是發展軟件產業的重要思路”。林惠民認為,軟件企業求發展,嵌入式無疑是重要的方向。中國市場軟、硬融合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我國電子制造業已具備了雄厚的產業基礎,這恰恰為嵌入式軟件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軟件外包也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目前,我國外包市場的規模還不大,只占全球份額的4%左右,但發展勢頭良好。憑借低廉的成本和充足的勞動力,以及在IT和基礎設施上逐漸發展起來的優勢,我國將成為全球服務外包最大的接包市場。

          林惠民表示,中國本身就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我國軟件產業以內需為主的需求能量將逐步釋放出來,軟件企業要快速發展,必須抓住這一大好機遇,從平臺到應用到運營,靠中國市場的拉動實現發展,進而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承德市| 延庆县| 会理县| 湖口县| 大安市| 海阳市| 扬州市| 什邡市| 双鸭山市| 长白| 长泰县| 湄潭县| 富蕴县| 兴国县| 嘉祥县| 揭阳市| 天等县| 甘德县| 朝阳区| 桃园县| 玉田县| 绥化市| 徐水县| 山阳县| 自治县| 新密市| 大洼县| 镇巴县| 饶平县| 溧水县| 屏山县| 滨海县| 红河县| 旌德县| 乳源| 望奎县| 沁阳市| 商洛市| 时尚| 老河口市| 宣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