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將推動跨行業的整合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已經將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納入審議的范疇。坊間盛傳,在近日來全國“兩會”熱議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國務院擬將現信息產業部、國防科工委以及國務院信息化辦公室合并重組為一個新的“大部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79944.htm盡管此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證實,新的“大部門”確切名稱亦不得而知,但上述研究員對記者表示,如果國防科工委和信息產業部等有關機構合并,將是我國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步驟,有其歷史上的必然性和現實的必要性。
該研究員是中國科技戰略發展研究小組的成員,也是國內“軍轉民用”方面的管理專家,多年從事對中國國防科技和科技體制創新的研究。
他認為,一直以來,中國的國防科技工業和信息產業主管部門之間存在職能相互交叉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工業制造和信息科技業分散而且重復建設的現象,而如果實現了相關部委之間的合并,將有助于解決這些問題, 并能夠促進中國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的雙重發展。
國防科工委和信息產業部都是在上一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中成立的部門。從1998年到現在,這兩個部門都已經有了十年的歷史,假設再次合并,將對中國的工業化和信息化發展道路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合并基礎是職能交叉”
根據相關報道,3月11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就將提交審議并向外界公布,新的主管工業和信息化的部門有可能將出現在這次機構改革的議案中。
上述中國科技戰略發展研究小組研究員說:“國防科工委和信息產業部如果合并,有其歷史上的必然性和現實的必要性。”
他認為,可能合并的基礎首先是這兩個部委的職能有所交叉。
按照國務院相關部委的職能劃分,國防科工委主要負責組織管理國防科技工業計劃、政策、標準及法規的制定與執行情況監督,是國防科技工業的主管部門。這里所謂的國防科技工業,主要是指核工業、航天工業、航空工業、船舶工業、兵器工業以及軍事電子信息行業。
而信息產業部主要負責擬定信息產業的法律法規、行政執法和執法監督,是國家信息產業的主管部門。信息產業主要包括電子信息產品制造、軟件、通信及互聯網網絡管理、郵政業務管理等。
“從歷史淵源來看,國防科工委是軍工出身,信息產業部的前身之一電子部也是軍工出身。這兩個部委的職能全部覆蓋了原軍工六大行業(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電子)的宏觀管理。”他說。
不過,他認為,上述部委可能合并的真正動力仍舊來自于高技術及其產業化的趨勢,“國防科工委下屬的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電子等六大行業,構成了我國高技術產業化的主要基礎,也是我國工業化和信息化的主要基礎。”
事實上,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高技術革命方興未艾,高技術領域的民用需求和商業需求發展很快,這六個傳統軍工行業的直接驅動因素變成了“雙輪驅動”,即“軍事需求與民用需求并重”。
“民用需求和商業需求的發展還會加速。因此,按照傳統的管理方式管理這些高技術行業,或者說按照軍工特點為主來管理這些行業,就越來越行不通了。”上述專家說。
基于此,他認為,如果國防科工委與信息產業部合并,是我國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步驟,“我理解,這種設想的主要考慮合理配置宏觀調控部門職能,調整和完善行業管理機構。針對現有部門之間存在的職責交叉、權責脫節等問題,更加強調明確界定部門分工和權限,理順部門職責關系”。
“但是,如果僅僅是國防科工委與信息產業部合并,還不能完全解決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職能交叉問題。”他強調。
事實上,國防科工委自1998年成立以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其職能與國務院其他若干部委存在交叉。他舉例稱,在民品規劃上,國防科工委負責審批各軍工集團的民品規劃和軍工生產能力布局、能力的優化調整工作,國家發改委負責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全國生產力布局,這兩者之間本來應該統籌謀劃,但兩個部門有時候存在不一致的意見。
再如,在民用科研領域,國防科工委負責制定國防科技工業的研發計劃,與國家科技部組織編制的全國科學技術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也常常表現為“兩本經”。
另外,國防科工委還直接管理七所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這與教育部屬院校、地方屬院校也是“兩條線”。
“總而言之,從過去十年的實踐來看,無論是對國防科研生產進行政府管理的部門設置上,還是有關政府部門職能界定上,都存在著一定問題。”該研究員說。除此之外,信息產業相關的互聯網管理權如何協調其他部門共同管理,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