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是硅材料市場熱點
半導體材料問世以來始終保持高速發展,這充分說明它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它的發展水平代表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因而國外大企業每年投入銷售額的3%-5%作為開發新品費用,力爭站在發展的前沿,確保企業總有新品滿足市場的需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79315.htm企業是技術創新主體
半導體材料行業是屬于高精尖的行業,企業不僅是經濟活動的主體,也是技術創新的主體。萬向硅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周青云表示,企業技術創新的內容包括產品創新、工藝創新、開辟新市場、利用和開發新資源等。從新產品或新工藝的最初設想到研制、開發,再到規模化的生產,直至通過市場推廣應用而產生經濟效益,在這種科研與生產直接結合的技術創新體制下,科研直接為生產服務,企業為技術創新提供強大的經濟支持,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企業要進行技術創新,離不開人力資源的開發。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本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和決定因素,人力資源是經濟發展中一切資源中最寶貴、最重要的資源。
目前,我國半導體材料業的發展很不平衡,與國際高科技產品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天津環歐半導體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沈浩平介紹說,為縮短上述差距,國內半導體材料企業應該不斷提高工藝水平,加強技術創新力度,讓產品上檔次,滿足高端市場的需求。這樣才不會憂慮國外廠商大舉進入帶來的激烈競爭,更不用擔心國外先進技術帶來的巨大沖擊,反而可以吸引更多的大型廠商進入國內市場,形成一種良好的競爭機制與環境,促進半導體材料市場的健康發展以及國內電子信息產業的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
他強調說,由于電子信息技術本身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將根本無法參與到激烈的全球競爭中去。因此企業必須堅持自主創新,提高自行開發和自行設計起點,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特色,增強未來市場的競爭能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硅基材料技術并實現產業化,無疑對促進硅基材料制造業的整體發展,掌握核心知識產權,根本改變產業的競爭格局有著積極的意義。
上海合晶硅材料有限公司高工葉祖超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要保持創新能力,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保證資金的投入;尊重人才,重視培養人才,人才要配套:有人能準確把握目標,有人能腳踏實地實現目標;不能急功近利,要允許失敗;建立一套合理的獎勵制度,改革目前完全依靠幾位專家評審成果的做法,要用創新產品生命力作為評定主要依據。
硅材料熱點集中在光電方面
業內人士表示,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光伏產業的迅速發展,將進一步刺激多晶硅、單晶硅等基礎材料需求量的不斷增長。業內專家表示,雖然國際市場對4英寸、5英寸、6英寸硅片的需求在下降,但中國的生產還會持續多年,預計未來幾年小尺寸硅單晶的年產量仍在2500噸左右,同時8英寸、12英寸硅片產量也將有所提升。這意味著中國的半導體材料生產企業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周青云表示,半導體集成電路和半導體分立器件的主要原材料是硅單晶片,而生產硅單晶片的主要原材料是多晶硅,近幾年多晶硅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緊張局勢,影響了單晶硅片生產企業的發展,同時也影響了集成電路和分立器件生產企業的發展勢頭。為此我國需要開發先進的多晶硅生產工藝,提高多晶硅的產品質量。
目前半導體材料對硅而言,其熱點是在光電方面。其一是光伏太陽能電池用硅晶體和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其二是LED發光管用藍寶石襯底外延GaN(氮化鎵)等。葉祖超告訴記者,太陽能電池用單晶重點解決大直徑高壽命N型中阻單晶,壽命達毫秒量級,直徑8英寸;現普遍采用的P型(100)單晶,要解決B-O絡合物對電池轉換效率衰退的原理,單晶要解決大直徑低氧工藝;明確原料中三、五族雜質補償度對太陽能電池質量的影響定量關系。在LED領域首要解決晶體生長工藝和量產及外延工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