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開關有了一顆“中國心”
真空開關以其體積小、安全可靠、不污染環境等優點,在我國中高壓電力領域大量使用。在真空開關中,一開一關之間,一個小小的觸頭關系重大,堪稱真空開關的“心臟”。西安交通大學
經過20年的系統研究和自主創新,丁秉鈞課題組研發了利用國產原材料制造優質銅鉻觸頭材料的關鍵技術,不僅打破了我國中高壓真空開關觸頭材料技術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而且開辟了真空開關觸頭材料向國外出口的康莊大道,給真空開關安上了一顆中國制造的“心臟”,榮登200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獲獎后
上世紀80年代,看到我國的真空開關觸頭原材料、全套制造技術和設備,全都依靠從國外西門子和西屋公司引進,當時該校電氣學院
“要創新就不能完全模仿國外的技術,我們一定要用國產材料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制造出自己的真空開關觸頭。”此話一出,就意味著20年的堅持,意味著無數個實驗室的日日夜夜。“
創業艱難百戰多,在產業化過程中,絕非一帆風順,很多時候都要做出犧牲。記得1994年,
在真空開關觸頭制造技術上,課題組擺脫了當時西屋公司采用的粉末冶金技術,研制出真空熔鑄新技術。宋曉平教授解決了液相分離引發鉻偏析的關鍵技術難題,使真空熔鑄技術成為國內外制造銅鉻觸頭的獨創新技術。這種技術操作起來更為簡單,不僅使原材料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而且大大地縮短了整個制造的工藝流程。
項目在研發過程中始終結合國家重大需求,為國家大規模的電網建設提供核心技術和產品支持。20年來,該研究項目共獲得3個國家863計劃和8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2006年獲得陜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目前,研究成果已經在國內生產企業得到迅速推廣應用,并在陜西斯瑞公司建成了年產120萬對國內最大規模銅鉻觸頭材料生產線,先后開發的40多個規格產品通過了國家高壓電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型式試驗,通過了代表國際先進水平的西門子公司、東芝公司等的產品認證,成品率達到90%以上,生產效率提高30%,大大促進了國內真空開關的發展,提升了我國真空開關行業的制造水平和國際市場競爭力。
如今,能夠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讓課題組成員無比振奮,更加激發了他們投身科研的熱情。從北京領獎回來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