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集群效應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由大到強

        集群效應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由大到強

        ——
        作者: 時間:2008-01-14 來源:中國電子報 收藏

          在日前召開的全國信息產業工作會上,信息產業部部長王旭東指出,近幾年我國產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27%,規模5年擴大3.3倍。業務收入超過100億元的企業從12家增加到25家,其中有3家企業超過1000億元,國家產業基地和產業園區占行業規模比重達到70%。由此可見,我國信息產業領域大企業大集群的格局已經形成。

          產業集聚發展有其內在的動因。由于高技術產品具有運輸成本低、規模經濟明顯、技術外溢效應強的特點,因此在空間分布上呈現出產業的高度集群化。

          首先,從全球來看,電子信息產業主要集中在幾個國家和地區,并逐步形成以產業鏈為基礎、相關配套產業高度聚集的產業基地,如美國的硅谷、北卡三角、波士頓128公路、德州的奧斯汀,墨西哥的Guadalajara電子業基地、Tijuana視聽產業基地和歐洲英國的劍橋工業園、蘇格蘭工業園,德國慕尼黑工業園,法國的索非亞工業園和瑞典的Kista工業園,以及亞洲的馬來西亞的多媒體走廊,印度班加羅爾的軟件外包基地和我國臺灣地區的計算機及集成電路產業代工基地等。這些以產業鏈為基礎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已經形成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布局的基本格局。

          其次,從國內來看,目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已形成北京、上海、廣東、天津、江蘇、浙江、四川、福廈沿海地區等9大國家級產業基地和40個集成電路、軟件、電子元件、電子器件、通信、計算機與網絡產品、消費類電子產品等有特色的專業型產業園區。

          專家曾把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形態用“拉弓搭箭”四個字來形容。“弓”是指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福州廈門地區和環渤海灣地區,這個“半月形”分布帶,包括粵、蘇、滬、浙、閩、魯、津、京等省市,其年工業產值已經占全行業的65%以上。“箭鋒”所指則是廣大新崛起的中西部地區,目前成為承接新一輪產業轉移的生力軍。

          實際上,產業集群的形成在某種程度上說正是承接全球產業梯度轉移的產物。回顧世界經濟格局演變的趨勢,可以看出,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家都是緊緊地抓住世界產業轉移和調整的機會,先后成為全球工業的制造業中心或部分工業產品的制造基地。中國承接世界產業轉移方興未艾。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IT100強企業中的95%均已在華投資,并且從早期的銷售本地化、制造本地化轉向技術、人才、元器件本地化。

          跨國公司紛紛在把制造業向中國轉移的同時,加快把研發、運營向中國轉移,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研發中心和運營中心,研發重點也由產品開發為主向產品開發和核心技術研發并重轉變。但是,目前的產業轉移出現新的趨勢,中國周邊國家包括印度、越南等在生產成本及人力資源方面表現出明顯的后發優勢,成為中國強力的競爭對手。

          因此,下一步我們要在不斷擴大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規模的基礎上,通過引導外資投向,構建相對完整的電子信息產業鏈,提供完善的產業服務體系,促進電子信息產業技術創新,充分發揮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在成本、市場、人才等方面已有的比較優勢,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提升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在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分工體系中的地位。把我國從電子信息產品制造基地發展成為集研發、關鍵零配件生產、加工裝配、運營、服務為一體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加快我國從信息產業大國向強國的轉變。



        關鍵詞: 電子信息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柏县| 日喀则市| 鹿泉市| 靖江市| 临沭县| 衡东县| 方城县| 左权县| 来凤县| 正安县| 阿瓦提县| 新乡县| 山丹县| 康乐县| 固阳县| 河津市| 定襄县| 南开区| 林西县| 淳安县| 泰来县| 镇宁| 墨江| 嘉祥县| 胶州市| 家居| 阳江市| 睢宁县| 凤冈县| 昆山市| 平乐县| 焉耆| 长武县| 双牌县| 云林县| 宝清县| 平邑县| 陆丰市| 安顺市| 石渠县| 香格里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