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科技獎得主閔恩澤曾捐10萬設獎學金
“爸媽比我還關注閔老,因他們對化工都很感興趣,當曉得閔老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時,爸爸激動得像個小孩子一般!”得知閔恩澤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時,整個北京師范大學成都實驗中學沸騰了,全校同學一起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頒獎儀式,同時學校新聞顯示屏上也打出了“熱烈祝賀閔恩澤校友榮獲2007年國家最高科技獎”字樣!
鄉音未改 每回成都必到母校
閔恩澤先后在北京師范大學成都實驗學校(前身)初四班和高七班學習,雖然離開成都幾十年,但每次一回成都,就必定回母校看看,并將學習方法傳授給小校友們,鼓勵他們好好讀書。
據實驗學校劉增利校長介紹,雖然閔恩澤離開成都幾十年了,但他卻一直改不了鄉音。劉增利也曾聽不懂他的一口“川普”,據說很多場合閔老更操著一口流利的成都話。
捐獎學金
透露還將繼續充實
“恩澤獎學金在成都只有我們學校有,從2004年設立開始到現在已頒發了四屆,共有123名學生獲得了該獎學金!”劉增利稱,2003年閔恩澤私人捐獻出10萬元,用于為母校建立“恩澤獎學金”。
北京師范大學成都實驗學校每年從“閔恩澤獎學金”中支出1萬元左右,用于獎勵學業優秀的學生和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閔恩澤曾表示將會進一步充實獎學金,用于幫助考上大學但無錢讀書的學生,但新的獎學金是否會從此次獎金中籌集,目前還無法確定。
獲獎學生
閔爺爺經常給我們寫信
每當閔老回母校時,實驗學校的學生都會為他送上親手制作的小禮物,而他也在去年10月19日回母校時,提筆為小校友們寫下了“科教興國,關鍵在人才,希望在你們身上”作為勉勵。
“看到我們都站在操場上,閔老也一直陪著我們站了一個多小時。”高一女生周丹表示,她給閔老寄過一張賀卡,閔老不僅回了賀卡,還親筆寫下了祝福。
高三女生趙依學習成績優異,兩年來連續獲得恩澤獎學金。得知閔老獲獎后她非常激動。
“這幾天我不斷在看您們送給我的豐富多彩的禮物、寫的寄語和祝福,我深深感到您們給我帶來了快樂和激勵,再說一聲謝謝您們!”去年10月26日,閔恩澤寫信以表感謝,信中還不忘將獨有的“西游記”式學習方法和眾多小校友分享。
忘年交情
擅長接受新生事物
“他一直不斷進取,很樂觀,隨時保持著年輕的心態,對新生事物接受很快。”閔老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成都老友表示,他和閔老認識了10多年,是非常好的朋友。
在老友心目中,閔恩澤一直保持著很年輕的心態,雖然已是84歲高齡,但他對電腦、手機等新生事物也很感興趣,甚至對一些玩具都非常喜歡,平時他仍會用計算機等輔助工具。
目前該老友不僅幫閔恩澤代管著“恩澤獎學金”,同時還自己捐獻了2萬元。
中學回憶
鱔魚嚇壞“饒代數”
“當時我們為老師也取了‘饒代數’、‘鄭生物’……”在閔恩澤為母校寫的校友回憶錄中,他記錄了中學時代給老師“成都式命名”的趣聞,同時他還回憶了課外生活的趣聞。
“一天我們和他開了一次玩笑,把一條鱔魚藏在黑板布里,他拿起黑板擦時,鱔魚溜了出來,嚇了他一大跳!這次他可真生氣了!嚇得我們不敢出聲,后來連連向他賠罪。”
由于閔恩澤中學時特別喜歡打排球、到稻田邊捉鱔魚、到三瓦窯燒磚取土后的深坑里游泳,所以在回憶錄中他還特別注明了抓鱔魚的學問。
連線北京
女兒:他從不計較名利
閔恩澤是第一個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的四川人,昨日,本報記者在第一時間電話采訪了閔恩澤的家人。閔恩澤的女兒閔知琴說:他是我心中的標桿。
閔知琴看到的父親,是個很特殊的人:“他做事非常執著。名與利他都不會去管,幾十年,他都沒有這樣的想法,就是為了做成而做成。”
昨日召開的2007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閔恩澤有一個不長的發言,他的夫人、中科院院士陸婉珍笑呵呵地說:“他昨天晚上在家,把稿子反復念了好幾遍。”其實,閔恩澤執著的性格,青少年時期已為陸婉珍所知:“我們是1946年畢業于重慶中央大學化學工程系的同學,我記得那時他的筆記是全班做得最好的,給人一看感覺特別工整。”老人家不斷地重復:“要不你晚一點打來,我也在等他電話。”雖然只是一個電話,但看得出伉儷情深。
寫東西,要改七遍方可出手,這是閔恩澤對女兒的教育。如今,閔知琴把這個“祖傳秘方”教給了自己16歲的女兒:“即使改不了七遍,也一定要多改幾遍才行,我們都會盡力去做。”
連線北京
學生:一口“川普”很親切
“閔老在工作和研究方面非常嚴,但在生活方面對我們特別好,他有一個筆記本,將他學生子女的生日都寫在上面,每次生日時他都會送上小禮物。”記者電話采訪了閔恩澤帶的博士研究生姚志龍。據他介紹,閔恩澤在生活中喜歡聽京劇、養魚,還會唱《上海灘》等流行歌曲,他喜歡下廚,平時說著一口親切的“川普”。
姚志龍9歲的女兒嵐嵐,不僅在生日時得到了閔恩澤送的禮物,獲得鋼琴比賽大獎時,閔老還專門訂了蛋糕為她慶祝,閔恩澤對所帶學生的孩子,就如同自己的親孫子(女)一般。
“閔老總共帶了56個學生,一般每年只帶一兩個,對學生要求也比較高。”在工作和研究上,閔恩澤是一名非常嚴格的導師,每天都會到辦公室讀書,研究行業最新動態,每當看到與自己和學生所研究的領域相關的內容,還會將資料復印下來,用紅筆在文獻前面寫上學生名字,然后轉交給做研究的學生。
閔恩澤院士簡歷
閔恩澤,石油化工專家。1924年2月8日生于四川成都。1946年畢業于重慶中央大學化學工程系。1951年獲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化學工程系博士學位。1955年回國后,先后任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研究室主任、主任工程師、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副院長、首席總工程師、學術委員會主任。現任中國石化科技委員會委員,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高級顧問。
1980、1993、1994年分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90年代,進入綠色化學領域,相繼指導開發成功從源頭根治環境污染的“鈦硅分子篩環己酮氨肟化”、“己內酰胺加氫精制”、“噴氣燃料臨氫脫硫醇”等綠色新工藝過程。近年指導開發成功“近臨界醇解”生物柴油清潔生產新工藝。
□新聞背景
12位科學家獲最高科技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自2000年設立以來,以其權威性和高達5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引起海內外的極大關注。此前,有10位科學家已榮膺這一獎項。
2006年李振聲遺傳學家、小麥育種專家中科院院士
2005年葉篤正氣象學家,中科院院士吳孟超肝膽外科專家中科院院士2004年空缺
2003年劉東生地球環境科學專家中科院院士
王永志航天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2002年金怡濂高性能計算機領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1年王選計算機應用專家中科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黃昆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2000年吳文俊數學家中科院院士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7年閔恩澤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征鎰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譽所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