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設計應用 > 45nm機遇、挑戰和新的協作模型

        45nm機遇、挑戰和新的協作模型

        —— 訪Altera公司技術開發副總裁 Mojy Chian
        作者:王瑩 時間:2008-01-01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計劃2008年推出產品。工藝可以為客戶帶來價值,但是提高了廠商進入的門檻,使是重量級廠商才能玩得起的游戲。45nm使有更多的機會進入ASIC領域,因ASIC的開發風險更高。45nm開發的三要素是:選擇正確的合作伙伴;投片的第一個硅片就可以交付給用戶;IC設計和生產緊密合作。

          45nm芯片性能更高

          從技術演化圖的發展可知,十年來,半導體業每兩年推出一個新的工藝節點,這種趨勢還將繼續保持著,并向35nm、22nm節點推進。其背后的驅動力來自于成本降低和硅片尺寸的減少。例如,密度比上一節點提高近2倍,容量提升等效于每年晶體管成本降低25%~30%;與此同時,工藝尺寸的降低也可以降低功耗,提高速度。

          然而,與以往不同的是,客戶需求的優先級發生改變。在90年代末到2000年初,客戶最關心性能,其次是功耗、成本。這兩年,用戶最關心成本,之后是功耗、性能。45nm應變硅工程可提高三級管的性能達40%以上。

          設計門檻提高

          45nm提高了進入門檻,首先是由高昂的開發成本帶來的。芯片的研發成本從一代到下一代至少增加50%,同時掩膜成本增加。

          其次,工藝和設計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因此諸如光刻、器件建模、可制造設計、可靠性等工藝生產型問題,不得不在IC設計過程中被考慮到。

          再有,45nm研發的技術挑戰大。控制三極管漏電流很重要。迄今電壓能做到1V左右,由于電壓不可能再往下降,因此降低功耗不能靠降低電壓來實現了。器件布局比原來更受限制。由于采用了應變硅工程,改善了三級管之間的距離。三極管也不像過去隨溫度變化的現象那么明顯,因此可把過去高性能三極管變成功耗較低的三極管。

          制造門檻提高

          投資一條45nm生產線成本30億美元左右,每個新工藝開發成本接近10億美元。工藝開發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兩個問題,光的波長限制和原子尺寸的限制。我們采用12英寸晶圓和193nm浸入式光刻機,幾乎達到了原子尺寸極限。門極氧化物厚度接近3~4個原子。所以原子漂移和數量多少會極大地影響三極管的性能。

          三項措施

          主要有三個戰略:1,選擇正確的合作廠商,是fabless(無芯片生產線)廠商,因此選擇TSMC(臺積電)作為芯片代工廠。2,采用“硅片率先投產”設計方法,即投片的第一個硅片就可以交付給用戶生產。3,進行協作設計和工藝開發,Altera與TSMC的協作關系更像是一家公司的兩個部門,兩家公司共同成立了12個聯合開發組,以共同應對45nm的挑戰。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建县| 天柱县| 东港市| 巨野县| 洪泽县| 武川县| 淮阳县| 库尔勒市| 舒城县| 车险| 福清市| 内乡县| 石阡县| 遵义县| 陆川县| 玉溪市| 台南市| 贺兰县| 嘉义县| 玉树县| 南宁市| 弋阳县| 海淀区| 静宁县| 佛冈县| 锦州市| 阿勒泰市| 会同县| 齐齐哈尔市| 新野县| 佛学| 宁都县| 景东| 舒城县| 瑞丽市| 福安市| 皮山县| 馆陶县| 广水市| 喜德县| 石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