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勤儉:營造環境 促進產業發展與信息技術應用共贏
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婁勤儉在27日-28日于濟南舉行的全國信息技術應用工作會議上提出了當前信息技術推廣應用工作的主要思路,即營造環境,產用結合,以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重點領域深化應用為著力點,促進形成信息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和信息技術廣泛深入應用的共贏局面。
婁勤儉介紹了五年來信息產業發展及信息技術應用情況后說,總的來看,五年來,信息產業發展和信息技術應用取得了長足進步。
婁勤儉分析了當前信息技術推廣應用面臨的新形勢、新特點,他提出了信息技術推廣應用工作的主要思路,強調要重點完成以下幾方面的任務:
第一,加快推進應用立法、應用標準及應用評價,營造促進信息技術推廣應用的良好環境。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吸收國內外信息技術應用立法經驗,進一步推動《信息技術應用條例》的研究制定。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行業立足信息技術應用和信息化發展需要,制定地方和部門性法規。統一行業和區域信息化標準,促進各行業、各區域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和安全可靠,建立信息技術應用效益評價指標體系。加強信息技術應用人才隊伍建設,重點培養既熟悉信息技術又熟悉傳統產業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第二,加強應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工業,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支持建立一批共性技術平臺,突破共性技術和關鍵產品,提高對傳統工業的改造提升能力。大力推動信息技術在能源、交通運輸、冶金、機械和化工等行業的普及應用,推進設計研發信息化、生產裝備數字化、生產過程智能化和經營管理網絡化。促進信息技術與企業流程再造的結合,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動汽車電子、機床電子、醫療電子等應用電子技術和產品的發展。
第三,推動農業農村信息技術應用,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完善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實施村通工程,實現信息進村入戶。進一步完善新一代農村衛星電視接收系統,加快農村試點建設,探索形成可持續的推廣應用機制。結合農民實際需求,加快研制成本低、操作簡單的各類適農信息產品。
完善農村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及時便捷地提供農業生產、市場流通以及農業政策等信息,提高農村經濟運行效率,促進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結合“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計劃”等工程的實施,促進農業科技知識傳播,培訓農民職業技能。
第四,運用信息技術創新傳統服務業,推動信息技術與文化產業的結合及信息服務業發展。促進信息技術與傳統服務業的結合,發展電子金融、電子商務、現代物流及連鎖經營等,推動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依托信息網絡,加快發展軟件外包、各類增值業務、專業咨詢等信息服務業。推動信息技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緊密結合,運用信息技術創新文化生產方式,培育發展數字內容、動漫游戲等新產業。
第五,繼續推進國家信息化重大工程,突出抓好信息技術在節能減排等重點領域的應用。繼續推進以“金”系列為代表的國家信息化重大工程,配合做好第二代身份證換發、銀行卡EMV遷移等工作。逐批發布優秀的應用信息技術實現節能降耗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加大應用信息技術對高能耗、高功耗和高污染行業的改造力度,促進實現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調控目標。
第六,強化信息技術在社會領域的應用,服務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推動信息技術在城市、社區領域廣泛應用,改善城市、社區服務功能,提高城市、社區管理水平,方便群眾生產生活。深化信息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改善公共衛生管理水平,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應用信息技術推進就業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促進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大力推進電子政務,提高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積極發展城市應急聯動系統,增強政府處理各類緊急突發事件和保障社會穩定的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