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OS關注可連接性
嵌入式操作系統是個由來已久的話題,大型工業設備、國防設備中幾十年前已用到。但自從10年前開始進入后PC時代,Linux、微軟等也來博弈,這個領域變得好玩起來。
嵌入式OS也稱RTOS(實時操作系統),可見必須實時,同時占用資源精簡。之后,Linux、微軟等公司倡導開源,并且為了滿足消費類電子快速上市、低成本的要求,兩大勢力陣營展開了激烈角逐。微軟是擅長倡導新理念的公司,該公司在去年11月的Windows CE 6.0發布時又提出了可連接性的理念,即可以方便各種電子產品之間的互聯。為此,Windows Embedded CE 6.0重新設計的內核具有32,000個處理器的并發處理能力,每個處理有2GB虛擬內存尋址空間。這樣,將使開發人員可以將大量強大的應用程序融入到更智能化、更復雜的設備中。使用戶無論在路上、在工作還是在家里,都可以使用這種設備。
智能、可連接的設備正在興起。據微軟介紹,到2010年,50%的消費電子設備將互聯,23%的企業級設備、19%的移動PC和4%的臺式PC可互聯互通。微軟Windows Embedded總經理Kevin Dallas指出:“未來業界的趨勢是智能、可連接性和服務導向。”因此操作系統的技術趨勢是:軟件+服務,面對很多核(many core),各設備的松散配對,進行服務導向的開發。
但是,連接這種美好愿望實現起來絕非易事。微軟所談的可連接性前提是這些嵌入式產品最好都采用WinCE嵌入式平臺。為了更好地實現可連接性,微軟于2007年11月14日又推出了增強版——Windows Embedded CE 6.0 R2。該產品在日本橫濱ET2007會議上正式發布。針對設備應用程序接口的Web 服務、VoIP電話功能和瘦客戶端的增強技術等新特性,R2可與基于Windows Vista、Windows Server 2008系統的電腦及其他設備進行無縫連接,其原因是采用了同樣的微內核。
圖: 連接的發展趨勢
筆者認為,下一步,微軟會使自己所有內部的操作系統之間無縫地連接。例如擴展到與Windows Mobile、.Net Micro Framework, Windows Embedded XP等。理想狀況下,微軟可以和其他派系平臺無縫對接,諸如Linux陣營、VxWorks等。
亞洲是泛網社會的橋頭堡。微軟首次在美國本土和日本同時發布自己的新產品,表明公司對亞洲市場的重視。同樣,設計、制造可連接性設備的最大機會在亞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