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元件/連接器 > 2005~2006年度電子元件行業分析報告(3)

        2005~2006年度電子元件行業分析報告(3)

        ——
        作者:元件協會 時間:2007-09-28 來源:慧聰電子 收藏

          過去,行業市場主體主要以中小規模企業居多,并且主要是以單一產品的專業廠商為主。由于全球高科技產業規??焖倥蛎洠麧櫩臻g下跌,迫使許多規模較小的廠商,開始尋找新的出路,乃至垂直整合。電子整機廠商向下整合也成必然趨勢。隨著更多的企業向上、下游產品延伸,多品種的電子元件生產企業越來越多。如臺資企業國巨既生產MLCC,同時也生產片式電阻。

            從整個行業的市場主體表現來看,本行業企業目前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擁有較多資產和較大經營規模的企業是電子元件行業主導力量。本屆元件百強實現銷售收入736.4億元,占近萬家元件生產企業銷售收入的20%。因此,元件百強已基本把握了中國電子元件經濟的命脈,左右著中國電子元件經濟的發展,成為中國電子元件行業經濟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是,企業總體規模繼續擴大。2004年,國家宏觀經濟形勢一片大好,在通信、家電等下游產業的帶動下,電子元件行業經濟發展形勢良好,總體規模迅速擴張。2004年,電子元件百強實現銷售收入736.39億元,比上屆凈增150.76億元,同比增長25.74%。2005年電子元件百強前10名企業的平均銷售收入,比2004年電子元件百強前10名企業上升了27.16%;而后10名企業的平均銷售收入,比2004年電子元件百強后10名企業增長僅16.78%;前10名與后10名企業相差10.38個百分點。

            三是,產業基地集中度日益提高。2005年第18屆電子元件百強企業分布在17個省市,比第17屆減少2個省、比第16屆減少3個省,2006年第19屆電子元件百強企業分布在18個省市,僅比第18屆增加1個省。它們主要集中在浙江、廣東、江蘇、福建4省。其中浙江省29家,廣東省21家,江蘇省17家,福建省7家,浙江、廣東、江蘇3省的銷售收入、利潤總額、資產總計之和分別占電子元件百強的65.68%、64.41%、65.25%,產業聚集效應非常高。

            經過20余年的改革開放,浙江、廣東、江蘇民營經濟迅速成長,除外資或外資控股的合資企業外,民營經濟實力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已成為當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屆電子元件百強企業的總體規模較上屆有較大提高,但真正做強的企業還不多。企業做大,只意味著企業投入大,在資產、規?;蜾N售收入以及市場占有率等方面排名在前。而企業做強,意味著績效表現和成長能力具有競爭力,主要通過總資產利潤率、銷售收入和凈利潤的成長指標來體現核心競爭力、盈利能力、運轉效率等經營管理的能力。由此可見,大不等于強,企業做大容易而做強難。要保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更應在做強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首先,應加緊修煉內功,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加大研發投入,完善技術創新機制,加強自主品牌建設,爭取在核心技術及專利方面有所突破。目前我國電子元件行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較少,核心技術上處于受制于人的地位,這與我國世界電子元件生產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稱。這種現狀應引起各企業和行業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一旦核心技術全都掌握在別人的手里,我們的企業就變成了名副其實的來料加工廠。

          因此,各企業應根據市場需求,加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的研發,跟上先進技術的步伐,同時注重品牌建設,改變我國電子元件行業至今沒有一個國際知名品牌的現狀,從重視產量、銷量向重視品牌轉變,從品牌仿照向品牌創造轉變。

            其次,加強合作,整合資源。要積極開展對外合作和企業購并,實現行業規模整體擴張,爭取在全球產業鏈發展中形成加工的成本與規模優勢。積極開展技術合作,對共性技術進行聯合攻關,加強技術成果共享。有條件的企業還要加大與上下游的合作,在對準市場方向的基礎上,提高資源整合的優勢和化解風險的能力,爭取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性“巨頭”。

            次之,應加強國際規則學習,共同維護行業利益。要加強對國際規則和國際慣例的學習研究,聯合應對國外貿易壁壘,還要通過多元化投資布局化解貿易摩擦。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聯合應對海外專利收費談判。要提高維護行業利益的意識與能力,主動運用國際規則保護自己,化解來自進口及其他方面的惡性沖擊。

            再次,盡快提高產品檔次。由于國產電子元件產品主要集中在技術含量較低的中低端領域,造成了我國通用元件生產能力過剩,而新產品所需的新型元器件,企業卻很難滿足整機生產成套供貨需求的被動局面,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發展潛力。因此,國內電子元件企業應盡快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和產品檔次,首先占領國內高端市場,繼而向國際市場發展,為企業做強開辟新的途徑。

            最后,要提高環保意識,發展循環經濟。加大環保投入,積極開發有毒有害物質的替代產品,促進電子元件的無鉛化,從源頭提高企業的環保水平。還要將安全生產和節約能源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共同把電子元件打造成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行業。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龙县| 岳阳市| 个旧市| 鄂托克旗| 大足县| 锡林浩特市| 呼和浩特市| 资兴市| 嘉定区| 鹤壁市| 阜新市| 和林格尔县| 伊金霍洛旗| 兴和县| 黔南| 铜梁县| 固阳县| 洛隆县| 清流县| 连南| 宁陵县| 东光县| 上犹县| 屯门区| 邳州市| 汕头市| 德令哈市| 明溪县| 福清市| 林州市| 天台县| 万安县| 东宁县| 湖州市| 界首市| 阿拉善右旗| 图们市| 清水河县| 彰化市| 桓仁| 金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