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元件/連接器 > 2005~2006年度電子元件行業分析報告(2)

        2005~2006年度電子元件行業分析報告(2)

        ——
        作者:電子元件協會 時間:2007-09-28 來源:慧聰電子 收藏

          第三章行業進出口情況分析

            2005年,在“科技興貿”戰略的推動下,我國產品進出口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實現了三個突破:

            一是全年進出口額首次突破五百億美元,達到566.2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69%,占全國外貿的比重達到了3.98%。2005年,我國產品進出口貿易延續了往年“低開高走”的趨勢。一、二、三季度呈增長態勢,第四季度達到高峰,全年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二是全年出口創匯首次邁上百億美元臺階。電子元件15大類65小類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為566.23億美元,其中出口創匯233.08億美元,同比增長22.85%;進口用匯333.15億美元,同比增長19.23%。

            從小類產品來看,2005年,我國印制電路板、光電線纜、電接插元件三類產品出口增長最快,其出口額同比增長分別為39.72%、39.28%、39.06%;另有七類產品出口平穩增長,即電聲器件、電感器件、混合集成電路、電阻電位器、電容器、電控制元件、石英晶體器件,出口額同比增長分別為22.7%、16.45%、15.53%、15.06%、15.05%、13.02%、12.24%;還有兩類產品即電子變壓器和隔鎳蓄電池出口額較上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005年,出口金額超過20億美元的電子元件產品有四類,按出口金額大小依次為印制電路板53.38億美元、電聲器件38.17億美元、電接插元件29.86億美元、微特電機23.41億美元,出口額合計為144.81億美元,占電子元件出口總額的64.91%,進一步顯示出上述四類產品在電子元件出口貿易中的強勢地位。

            三是我國電子元件貿易逆差增幅大幅下降,比上年度減少37.17個百分點。

            我國歷來是中低檔電子元件產品的及出口大國,另外,外資企業也是出口的主力軍,2005年出口金額繼續增加。從進口來看,由于我國電子業繼續保持高速發展,對于電子元件的需求也持續增加,造成電子元件的進口大量增加,尤其是國內企業難于涉足的高新技術產品。大量進口的電子元件中,很多是外資企業在國內投資設廠生產的,部分外資企業在國內生產且內銷的產品在海關統計中體現為進口,這無形中增加了電子元件進口額,同時相應減少了電子元件出口額,從而擴大了電子元件貿易逆差額,如果去掉這部分進口額,那么電子元件貿易逆差額比實際要小得多。中國加入世貿后,關稅水平的降低也促使進口的增加,使得部分國外產品更具價格競爭力,進一步擠壓了內資企業的生存空間。   

            表3 2005年1-12月電子元件產品分行業海關進出口量值表

        數據來源:信息產業部經濟體制改革與經濟運行司

          數據來源:信息產業部經濟體制改革與經濟運行司

          “九五”前四年,國內電子元件進出口貿易順差三次、逆差一次,逆差僅僅0.5億美元,2000年逆差激增至14.5億美元。自2000年以來,我國電子元件外貿出口逆差居高不下,且進口增幅總是大于出口增幅,導致逆差額大幅上升,2004年電子元件貿易逆差增幅高達48.73%,2005年電子元件外貿出口增幅高于進口增幅,使逆差增幅大幅下降,比上年度減少37.17個百分點,這種態勢將有效遏制我國電子元件產品多年來貿易逆差增長的趨勢。但是,只有當國內企業在高技術產品領域形成競爭力,才能真正改變我國電子元件進出口貿易格局。

            從進出口產品結構來看,與2004年相比電子元件進口產品結構格局基本不變,混合集成電路仍為首需,各類產品進口金額占總額比例也基本保持穩定。混合集成電路、印制電路板、電接插元件、電容器四類產品分列進口金額最高的前四位,分別占進口總額的20.05%、19.72%、14.99%、13.23%,這四類產品合計占進口總額的68%,是進口的重點產品。另外,包含電容器在內,與手機、數碼相機、筆記本電腦大量配套的其他幾類新型元器件尚需大量進口,因此,以上這些產品是構成我國電子元件貿易逆差的主要來源。

            圖表4 2000-2005年電子元件貿易逆差走勢

        數據來源:信息產業部經濟體制改革與經濟運行司

          數據來源:信息產業部經濟體制改革與經濟運行司

            與此相反,勞動密集型產品如電聲器件、微特電機、電子變壓器、磁性材料與器件四類產品仍為出口的重點產品,2005年,該四類產品實現貿易順差分別為23.7億美元、4.62億美元、4.16億美元、2.1億美元,多年來一直保持順差。

            從進出口主體來看,電子元件類產品出口額按出口單位的經濟類型分,外商獨資企業出口額占46.8%,比上年增長50.6%;中外合資企業占20.9%,比上年增長26.2%;國有企業占18.8%,私人企業也占到6.4%,其他類型企業不足2%。以貿易方式分,其中以進料和來料加工方式的出口額占75.7%,一般貿易方式占20.7%。國內電子元件主要向中國香港特區(39.6%)、日本(占12.2%)、美國(10.0%)、韓國(6.4%)、新加坡(3.5%)、中國臺灣地區(占3.3%)等156個國家和地區出口。

            電子元件類產品進口額按其單位的經濟類型分,外商獨資企業進口額占60.5%,比上年增長37.9%;中外合資企業占19.7%,比上年增長18.0%;國有企業占12.0%,私人企業也占到4.2%,其他類型企業占3.6%。以貿易方式分,其中以進料和來料加工方式的進口額占75.9%,一般貿易方式占14.1%,所謂進口產品按金額計算,實際上其中的3/4是在國內生產的。

         

        >電子變壓器相關文章:電子變壓器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烟台市| 武穴市| 宁明县| 凉城县| 衡东县| 安化县| 霞浦县| 桑植县| 江华| 泰宁县| 汉源县| 剑川县| 和平区| 西丰县| 淮滨县| 宾阳县| 陆良县| 林西县| 新巴尔虎右旗| 浦城县| 湖南省| 巢湖市| 凌海市| 六枝特区| 蒙山县| 普兰店市| 甘泉县| 威信县| 上饶县| 府谷县| 东台市| 庄浪县| 商城县| 辛集市| 英山县| 泸水县| 阿合奇县| 高淳县| 来凤县| 县级市| 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