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功耗多模技術主導新手機電視芯片
手機電視市場有美好的發展前景,目前多家芯片企業正在加緊開發新一代產品,他們的產品支持什么標準,針對哪些市場,何時批量上市,關注改善哪些性能,就這些問題《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了這一領域的傳統大廠和新興半導體公司。
英飛凌公司Giuseppe Calarco:
手機電視單芯片于2008年量產
英飛凌開發出單片集成電路OmniViaTM TUS9090,為了支持多種服務功能,該產品集成了支持DVB-H和DVB-T標準的解調器、多頻帶射頻調諧器和大容量存儲器。由于我們可將該產品以凸塊晶圓的形式提供,因此該單片IC除性能、價格和功能優勢外,還能讓模塊制造商設計出更小巧的模塊。目前,公司已向計劃進行初期開發的各大公司供應OmniViaTM TUS9090樣品。由于該產品支持DVB-H標準,目前正在歐洲、印度、亞太和北美地區進行現場試驗,預計2008年上半年實現批量生產。
英飛凌選擇重點跟蹤DVB-H和DVB-T標準。我們密切關注行業動態,隨時準備支持將來提出的任何標準。選擇DVB-H標準的原因在于它的時分技術,該技術可節省高達90%的功率。同時,我們也相信DVB-H將成為全球最廣泛采用的標準之一。盡管如此,我們仍將密切關注和支持CMMB標準。
由于在頻率分配,繼而是網絡部署上出現耽擱,手機電視的發展速度相對放緩。盡管如此,我們在這兩個環節依然看到了進展。根據當前的發展趨勢,我們預計,2008年和2009年手機電視將會加速發展。此外,英飛凌還開發出多頻帶射頻硅調諧器OmniTuneTM TUA9000(VHF、UHF,適用于歐洲和美國的L頻帶),該產品有望2007年第四季度開始供貨。如果實現批量生產,OmniViaTM TUS9090的目標售價將低于10美元,而OmniTuneTM TUA9000的目標售價將低于2美元。對于這兩款產品而言,客戶都可選擇購買凸塊晶圓或裸芯片。
上述兩種產品都采用130納米CMOS/RF工藝開發,這比SIP解決方案提供更加出色的系統可靠性。我們認為,在不久的將來,各大公司將逐步轉為采用65納米技術,從而在更小的芯片上進一步集成互為補充的IP。
Siano公司中國區總經理王渭:
多標準單芯片全球適用性高
今年3月推出的SMS1010是我們目前主推的單芯片產品,專注于手機電視,它算是我們的1.5代產品。這一產品支持DAB、T-DMB、DABIP、DVB-T和DVB-H標準,針對的市場主要是歐洲、韓國和中國。其實,我們的想法是做一個全球標準的芯片,也就是說,全球推廣得好的標準,我們都會去支持。我們計劃在兩年之內做到支持全球標準,包括日本標準ISDB、美國MediaFLO,以及國內自主標準CMMB。我們這么做是因為希望我們的客戶所研發的產品能夠應用到多個市場,在跨地區的時候還能做到漫游接收。
目前,有一種說法是手機中的應用處理器將集成信源解調芯片,這種方案有優勢和劣勢。在將來某個階段可能比較合適,但現在談還為時過早。因為各種標準及運營商所用的后端信源編解碼是不一樣的,而各種標準目前都處于初期,所用的編解碼還沒完全定,例如中國DMB-TH或CMMB最終商用時到底采用什么編解碼,目前哪個廠商也沒有把握,所以預先把這些都集成到應用處理器是不現實的。如果真要全支持,在現在的技術水平上成本也會很高,這樣就失去了集成的本意了。
目前手機電視市場發展還處在市場培育階段,存在很多瓶頸,有標準問題,頻譜資源問題,還有內容問題,各方面的整合需要一定的時間。2007年下半年,手機電視市場除了日韓和歐洲一兩個國家比較成熟以外,在其他地方還都是推廣導入期。現在我們還沒有辦法給出準確的市場預計。
我們認為手機電視芯片的技術趨勢有幾方面,一方面是芯片本身電氣指標上的改進,例如功耗、尺寸、所提供的各種接口。在這方面,我們現有的產品工作在DVB-H時分模式下時,功耗是20mW,這在業界是非常領先的水平;尺寸為6m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