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自主創新,力攀芯片珠峰--訪中科院計算所所長 李國杰院士

        自主創新,力攀芯片珠峰--訪中科院計算所所長 李國杰院士

        ——
        作者:王瑩 時間:2007-06-10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3月28日,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和意法半導體公司宣布,雙方基于計算所研發的“龍芯2E(龍芯2號增強型處理器)”的IP進行芯片商業化開發合作。

        “龍芯2E”通用64位處理器由計算所自主研發成功,是2006年全球除美國以外性能最高的通用處理器,也是中國大陸第一個采用90nm設計技術的處理器。該處理器最高主頻達到1.0GHz,實測性能達到了中低檔奔騰IV處理器的性能,在不同工作條件下功耗在3~8瓦范圍內。

        CPU堪稱芯片產業的珠穆朗瑪峰,也是電子產品的發動機。小小CPU有可能攪動電子市場的格局。當前,全球尚沒有低成本486檔次的產品,龍芯2E和未來的2F正彌補了這一不足,可適用于低成本桌面電腦和網絡計算機。

        核心技術創新

        多年來,經常有好心人勸我們別碰CPU,還有一些公司主動向我國轉讓處理器設計技術。實際上,轉讓技術并不意味著轉讓能力。無論引進技術和外資對于經濟發展有多么重要,都代替不了自主開發對于掌握新技術的重要性。

        核心技術體現為專利及標準、源代碼、文檔等,表面上是物化的、可以交易的。但事實證明,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拿市場也換不來的。技術創新能力、核心技術以及高技術產品是自主創新相輔相成的三個不同環節。

        技術轉移思考

        大學與科研機構是“Make Knowledge”的地方,主要實現將資金變成新知識的科學創新(知識創新);企業是“Make Money”的地方,主要實現把知識變成錢的技術創新。國際上技術創新常常發生在中小企業。在風險投資支持下,一部分start up(初創)企業可能通過IPO(首次募股)上市;更多的小企業可能被大企業并購,大企業往往是技術轉移的最后歸宿。但我國863科研計劃創出的技術絕大多數不在風險投資公司的視線之內,因為風險超過了他們的預期。因此,在我國正確的途徑應該是在國家的引導與支持下,加大對技術轉移的投入,承擔比風險投資商更大的風險。

        有幸的是,龍芯得到了蘇州市夢蘭集團等單位的支持,這家以7支繡花針起家的繡花女,經過6年奮斗,迅速成為IT業的骨干企業,2005年還得到了江蘇省專項基金和國家863項目的支持,形成了夢蘭龍芯產業化基地,并成功地開發出我國第一代龍芯2E低成本筆記本電腦。

        我們對艱難險阻有著充分的準備,我們會以比培養龍芯更加堅忍不拔的努力去培養、開拓龍芯產業。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誓為民眾享受低成本電腦做出貢獻,龍芯的產業化的道路一定會順利發展!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朔县| 新沂市| 宝丰县| 屏东县| 岑巩县| 昌图县| 西林县| 陇南市| 宜兴市| 陆丰市| 永善县| 丁青县| 平安县| 阿克苏市| 广西| 荥经县| 沅江市| 郧西县| 嘉荫县| 商都县| 新和县| 吐鲁番市| 永春县| 河间市| 雅安市| 友谊县| 贵州省| 大丰市| 西藏| 寿宁县| 龙陵县| 桃园县| 文登市| 兴仁县| 延安市| 车险| 固阳县| 望江县| 崇左市| 陆良县| 叙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