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盛堅決否認或將關閉芯片組部門傳聞
——
近日傳出威盛向System平臺事業體內部發布重要信箋,一方面說明威盛近年在芯片組市場虧損情況,認為即使芯片制程由90納米導入65納米后使威盛在芯片組市場具競爭力,但在這項成熟產業低毛利壓力下,已無力挹注威盛成長,該信并提及員工后續資遣事宜,而該事業體約有200~300名員工。盡管威盛未表明要裁撤芯片組部門,但若英特爾新技術授權合約1年內未再續約,該芯片組部門恐被迫淡出市場。
對此威盛指出,對這項傳聞毫不知情,亦否認有寄這封信箋給System平臺部門員工,且內部調整人員編制是很正常的企業布局,對可能裁撤整個System平臺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另外,威盛芯片組市場客戶并非僅有英特爾,還有AMD(AMD),而與英特爾Bearlake芯片組兼容芯片授權合約仍持續在談,這項傳聞并不合理。
不過,原先與威盛處于良好合作關系的英特爾,在威盛研發生產處理器后逐漸讓英特爾產生防備心,2006年英特爾似乎有計劃性解除威盛低價市場C3服務器處理器合約,將威盛逼到量較少的高價C7處理器市場,而威盛自C3轉換成C7后產品供應鏈長期被切斷,一度讓臺系工業電腦(IPC)廠商紛對威盛嵌入式平臺供應體系產生很大疑慮。
至于過去x86嵌入式平臺皆采威盛芯片組的AMD,亦逐漸將主力合作對象轉為矽統,2007年4月矽統率先取得英特爾臺式電腦(DT)芯片組授權約定后,讓至今未取得英特爾授權的威盛,在芯片組發展再度陷入不確定性,加上顯卡芯片廠NVIDIA及AMD-ATI鞏固芯片組市場企圖心強烈,使得這項傳聞在市場延燒。
矽統認為,芯片組市場比誰的氣長,威盛芯片組部門若真的裁撤,肯定能幫助矽統在芯片組市場走的更穩,市占率也會有所增長,不過,矽統正準備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有所作為,預期2008年上半年該市場芯片組產量就能反應在營收表現。
不過,威盛在2006年底清楚劃分事業群,借組織重整增加競爭力,就是準備讓威盛產品路線明確朝UMPC及低價PC市場邁進,成熟芯片組市場毛利不高,加上被英特爾所把持,IT業者近來都在思考賺錢的事業,強調利基、高毛利成長的事業模式,總比硬撐來得更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