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安全與國防 > 設計應用 > 基于加權關聯規則的入侵檢測研究

        基于加權關聯規則的入侵檢測研究

        作者:現代電子技術 申向東、張海潮 時間:2005-05-11 來源: 收藏
        1 前言

            隨著internet的飛速發展,網絡安全問題變得日趨重要。因此,入侵作為一種網絡安全手段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并逐漸成為動態安全技術中的核心技術。對于入侵有兩種衡量的標準:率和誤報率。一個優秀的入侵檢測系統要求檢測率盡可能高且誤報率盡可能低,傳統的入侵檢測系統是首先建立一個包含各種已知網絡入侵方法和系統缺陷的入侵模式數據庫,然后在收集到的網絡活動信息中尋找與數據庫項目匹配的蛛絲馬跡。若匹配成功則入侵發生,否則即為正常數據。這說明入侵檢測系統的檢測率與入侵模式數據庫的完整程度緊密相關,同時誤報率與入侵模式的精確度也是密不可分。入侵模式數據庫包含的入侵模式越精確越完整,檢測率也就越高;檢測率越高,誤報率也就越低。目前,傳統的入侵模式數據庫是由手工方式構建的且僅包含已知的入侵模式,因而不能檢測到未知入侵手段,從而限制了檢測率。

        2 入侵檢測中關聯規則的有限性及應用

        2.1 入侵檢測關聯規則的應用

            目前,許多研究使用數據挖掘中的關聯規則來挖掘未知的入侵模式是基于當前用戶行為與歷史行為相關的前提條件,因此,從歷史行為中挖掘出的模式顯示了用戶行為的統計特性,通過把這些模式增加到入侵模式數據庫中并把當前用戶行為與歷史統計特性相比較,與安全策略相矛盾的行為即被檢測為人侵行為。






            首先產生所有支持度大于最小支持度之值的項集,這些項集被稱作大項集,其他的被稱作小項集;其次對每一個大項集產生大于置信度的所有規則,例如:對于大項集



        2.2 關聯規則的有限性

            雖然關聯規則為檢測數據中的潛在關系提供了有效的機制,把關聯規則應用到入侵檢測系統,可發現未知的入侵模式,入侵模式數據庫被擴展到可檢測出一些未知入侵的模式,因而可提高入侵檢測系統的檢測率,然而這種方法同時也增加了系統的誤報率。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主要是關聯規則中的假設,該假設暗示了列集中每一項目都有同等的重要性。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網絡是動態的。入侵檢測也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入侵就可能出現。審計數據中隨時間增長的數據越來越多,大多數項目或許出現很長時間,而其他項目才剛剛出現,因而引起所謂的時間效應問題。即歷史越久遠的數據應該對規則的影響越小,同時也說明每個項目的重要性是不同的。由于目前采用的關聯規則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為此本文將加權關聯規則引入入侵檢測中,可用來解決這個問題。

        3 入侵檢測系統中加權關聯規則的應用



            用戶不感興趣的規則,同時觀察到集合{D,丑,9}在1995年后在數據庫中出現的頻率很高,這或許隱藏著某些規則,暗示著新的攻擊技術的出現。為了開采出所有這些用戶感興趣規則,首先降低最小支持度S與最小置信度C到0.3和0.6,結果僅僅得到兩個無用規則A→B,D→A,這說明僅依靠降低閾值無法有效地解決該問題。另一個方法是:可刪除過時的老項目集,但問題是在一個海量數據庫中很難確定哪些項目為過時的項目,另外,某些過時的老項目集或許可能和新項目一起構成新的有趣規則,所以刪除老項目集同樣不能解決問題。





            利用表1中的數據,依上述方法把審計數據分為10個時間間隔,第1行為0.1,第2行為0.2…(見表1),仍然設置最小支持度及最小置信度為0.4與0.7,將得到規則;C→D,D→C,E→F與F→丑,與沒有使用加權規則相比發現包含A、B的規則消失了,若把最小支持度和最小置信度分別降為0.3與0.6,將得到有趣的新規則為C→F,D+F,DAE→F和DAF→E。


        以上分析顯示,把加權關聯規則技術引入入侵檢測系統可更精確地表示入侵模式。這是由于考慮了審計數據的時間效應。同時,使用加權關聯規則可從各種各樣的審計數據中更加容易且更有效地發現有用信息。因此,加權關聯規則技術比關聯規則技術更加適合于構建入侵檢測系統的入侵模塊數據庫。

        4 加權關聯規則的NIDS體系結構

        該模型(如圖1所示)主要由基于加權關聯規則的數據挖掘模塊(如圖2所示)、知識庫、入侵檢測機制和智能決策模塊4大部分組成。其實現過程為:

        (1)知識庫的初始化:首先將已知系統缺陷和其他已知攻擊模式裝入知識庫中,然后在挖掘算法庫的指導下,對審計數據中的歷史數據進行挖掘形成知識庫,目的在于描述網絡數據包中隱含的異常和正常事件。

        (2)在挖掘算法庫(基于加權關聯規則技術)的指導下,對基于發生時間不同而產生不同權值的審計數據進行挖掘得出新的入侵證據送人入侵檢測機制。 

        (3)在知識庫的指導下進行入侵檢測,若特征符合或規則匹配則交由智能決策模塊進行相應的響應處理,否則記錄特征。 



        結 語

        本文把加權關聯規則技術運用到網絡入侵檢測系統中,給出了基于加權關聯規則的網絡入侵檢測系統的體系結構。基于此結構的網絡入侵檢測系統與僅使用關聯規則的網絡入侵檢測系統相比提高了挖掘入侵模式的精確度和完整性.不但能夠發現一些未知的入侵手段從而提高了檢測率,同時還可有效降低誤報率的發生.在基于加權關聯規則的入侵檢測系統中,權值的選擇也是一個關鍵問題,進一步的研究工作將是解決如何在入侵檢測中更合理地選擇權值的問題。


        關鍵詞: 檢測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台县| 九龙城区| 辛集市| 原阳县| 商水县| 康平县| 商丘市| 霍州市| 龙井市| 宜章县| 云龙县| 陕西省| 东阿县| 通州市| 姜堰市| 铁岭市| 葵青区| 永川市| 南充市| 五华县| 安阳县| 巴林左旗| 高台县| 青海省| 会同县| 开化县| 西和县| 江源县| 金塔县| 朝阳县| 鹤峰县| 达孜县| 五寨县| 凤阳县| 贵阳市| 绥阳县| 拉孜县| 张掖市| 六安市| 永新县| 友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