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局:我國僅有0.17%企業獲發明專利權
在近日的一次論壇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透露,我國僅有1.1%的企業獲得授權專利,其中僅0.17%的企業獲得發明專利權。據悉,這導致的后果之一是,我國企業不得不將每部國產手機售價的20%、計算機售價的30%、數控機床售價的20%至40%支付給國外專利持有者。
僅1%的企業有專利
在近日舉行的“自主創新與高新企業發展國際論壇”上,應邀演講的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表示,2005年統計了一下,僅有萬分之三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我國自主創新能力比較低,很多企業普遍重生產輕研發,重引進輕消化,重模仿輕創新。如果有創新也是層次較低,高端、首創性、集成性創新較少,創新沒有成為大多數企業內在動力。
他說,我國有三種專利,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外觀設計,技術含量比較高的是發明專利,發明專利也有劃分,是改進發明還是組合發明還是首創型發明。在這方面很多企業,特別國內企業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專利大部分集中在實用新型,也有很多外觀設計,技術門檻比較高的發明專利相對比較少。
他指出,自主知識產權主要還是集中在發明專利這一塊上。我國80%以上高技術產品還是要依靠進口,經濟總量已經占全球4%,而發明專利的申請僅占全球1.8%,授權的發明專利在全球不到1%。因此中國的企業總體創新能力還亟待提高。
僅0.17%的企業獲得發明專利權
田力普同時透露,前不久,在知識產權戰略制定過程中做了一個調研,針對全國2716家企業知識產權狀況進行了調查,2716家企業是我國在知識產權有所展開,研發工作比較好的企業。但調查顯示,2000年以來,這些企業授權專利實施率小于30%占一半以上。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銷售占總銷售額30%以上的企業只有1/3。這種狀況嚴重影響企業競爭力提升。
另外,據悉,我國企業僅0.17%的企業獲得發明專利權。擁有自己商標的企業也只占40%,而且馳名商標極少。
手機20%售價支付了專利費
另據科技部的統計,由于缺乏核心技術,我國企業不得不將每部國產手機售價的20%、計算機售價的30%、數控機床售價的20%至40%支付給國外專利持有者。
據悉,個人計算機每臺平均利潤不到5%;DVD機每臺售價不到30美元,交給別人的專利費接近10美元,生產企業的最終利潤只有1美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