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手機芯片將在3G時代再洗牌
——
與此同時,智能手機、多媒體手機的大行其道,手機應用功能的發展以及手機本身的結構升級對手機芯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即將到來的3G時代,TD的快速推進為芯片行業帶來了諸多的挑戰以及趨勢,作為手機產業的核心,手機芯片的發展必須要與3G技術的演進步調一致,以此來適應這種趨勢。
芯片市場需求強勁
7.26億美元,從芯片市場“霸主”高通第二季度的凈利潤不難看出,手機芯片市場需求正步入旺季。
這種趨勢在國內也比較明顯。中國手機產業逐漸走向成熟、生產廠商數量的增加,政府對產業的扶持和各種產業園區的規劃建成,幾大配套完善的手機制造中心的形成,以及全球手機產業向中國內地的轉移、TD產業鏈日益完善,都帶動了手機芯片的市場需求。
從用戶的需求來看,手機已經不再僅僅作為一個通話工具,而是在其通話的基礎上增加了拍照、MP3、FM等功能,使其成為一個可以拍照、聽音樂的多媒體手機。另外,用戶對手機功能要求在逐漸提高,智能手機開始受到市場的青睞,在2006年中國銷售的所有手機中,智能手機的銷量已經占據了13%的市場份額,而2005年這個數字僅為5%左右。
特別是即將到來的3G時代,這種可以集電話、拍照、商務、音樂、游戲與一體的智能手機將繼續快速發展,芯片的高數據處理速度是手機實現多種功能的硬件條件;也就是說,手機芯片也要像電腦的CPU一樣,追求更高的頻率以實現手機對各種應用的整合。因此,用戶的這種需求為手機芯片發展的“爆發”提供了可能。
TD將引發手機芯片市場洗牌
在國內,手機多媒體芯片發展迅速,年增長率保持在30%左右。業內人士估計,2007年,全球支持多媒體應用的手機將達到3.8億部,而在中國,超過60%的手機將使用多媒體芯片。
借助高企的市場需求,特別是國內手機終端行業的蓬勃發展,技術門檻相對較低的手機多媒體芯片成為國內廠商眼里的“香餑餑”,整個行業也在短時間內獲得顯著增長,包括中星微電子、智多、方泰等一批企業憑借在各自領域的技術積累迅速崛起。但是正當人們為手機芯片產業發展大喝其彩時,國內手機芯片最大的買主——國內手機終端廠商卻風光不再。
另外,中國國產芯片所占市場比例僅為20%左右,其余80左右的芯片則來自進口。因此,中國國產芯片的產業只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很小一部分,很大一部分的市場還是由國際巨頭占領。
這種局面有望在3G時代得到改善。目前只有少數幾個跨國手機芯片廠商生產TD芯片,其中包括剝離自飛利浦公司的NXP半導體以及ADI公司,這兩家公司已經開始在中國銷售芯片。而中國的本土產商已經具備了設計TD芯片的能力,包括大唐電信、展訊通信、上海凱明等,這些半導體公司研發TD芯片已經兩年有余。換句話說,由于沒有做好TD芯片的準備,國際多家芯片巨頭將面臨失去中國市場的風險,TD將不可避免的引發手機芯片市場的洗牌。
3G時代提出更高要求
不可否認,中國的3G孕育著巨頭的商機,芯片產業亦是如此。不僅是手機廠商期待著借3G翻盤,國內的手機芯片生產廠商也有望打破歐美在手機核心芯片領域的壟斷。
不過,中國的芯片企業大部分尚處在初級階段,做的多是一些產品,但是都在努力向中高端發展。而目前中國芯片廠商大多數客戶也僅局限于國內手機廠商。如果想做大,就必須走出去。事實上,國內企業在技術上并不遜色,完全有能力于國際上的競爭對手一決高下。
在3G啟動初期,芯片領域市場格局還沒有形成,這為每一家半導體廠商都帶來了新的機遇。但對于國內手機芯片廠商普遍存在的缺乏資金等競爭劣勢的情況,國內手機芯片廠商可以選擇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打造和加強產業競爭力。
另外,3G時代將會對手機芯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目前的2G手機相比,3G的優勢在于提升了下行速度,除此之外,3G應用將會拉動手機基礎芯片的升級,這將促使芯片廠商采用更加先進的技術以滿足越來越高的功耗要求。而3G標準多樣性和3G、2G網絡的共存會使多網應用的手機也會具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