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資費開始最后破冰之履 各方共議雙改單
——
根據信息產業部、發展改革委的具體思路,從5月起,對雙向計費方式的資費方案政府主管部門將不再審批。手機“雙改單”尊重用戶自主選擇權,采取政府引導、企業根據各地市場情況確定具體方案,全面推進手機單向計費。4月底,啟動手機國內漫游通話費上限評估程序,12月公布國內漫游費上限調整方案。對此,記者采訪了用戶、專家和相關電信運營商。
北京市西城區月壇街道三里河一區社區主任李薇莉說:“我們社區有20%左右的老年人,他們中許多人都使用手機。對于這些對手機資費較為敏感的人群來說,實行單向收費有實實在在的好處。但是,老年人更需要明白消費。希望移動運營商在設計單向資費套餐時,還能為老年人設計和推薦合適的套餐。”
目前,我國各地手機資費水平差異較大,呈現出兩種趨勢:一是向單向、準單向資費方向發展;二是向雙向低資費方向發展。信息產業部清算司要求,各電信企業積極創造條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為移動電話用戶選擇單向資費方案時提供便利。同時,通過用戶自主選擇,逐漸將雙向計費方式轉為單向計費方式。
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高級工程師何霞認為,資費與結算是零售價與批發價的關系,目前實施的雙向收費是與單向結算體系相配套的。因此,目前我國實行移動市場上的單向收費應該叫雙向收費體系下的接聽免費套餐,與真正意義上的單向收費有一定區別,但這是“雙改單”第一步。
手機單向收費和降低漫游費一直以來困難重重。國內最大的固定電話運營商中國電信市場部副總經理朱正武預計,因用戶群和話務量流失嚴重,今年中國電信的收入可能會出現史無前例的負增長。據介紹,中國電信平均每新增5部固定電話,就會流失4部,本地和長途語音話務量都在手機單向收費的沖擊下大幅下降。
數字顯示,2006年,電信收入市場占有率中,中國移動占到44%;用戶增量市場中國移動占66%,今年第一季度更高達78%至80%。顯然,其他5家運營商無法與其抗衡。
“在目前的四大基礎電信運營商中,中國移動收益較高,手機單向收費會直接影響到固定電話運營商的收益,四大運營商發展相對平穩可能會逐漸轉向一家獨大。而漫游費并不是出于成本考慮,而是調節地區發展不平衡帶來的另一個結構性問題?!北本┼]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呂廷杰說。
他認為,降低資費一是要電信運營商加強創新能力、大幅降低成本;二是要做好電信運營商的結構性調整,給固定電話運營商發放第三代移動通信(3G)牌照。在目前市場競爭結構下,一系列改革出臺時間與內容直接影響手機資費方式的調整力度與進度。
評論